17 September 2007

跳舞的伊琳

立奇约了我和千美一起到国大去看伊林的演出。从家里回到宿舍,向晓恬借了几支笔,开始动手做张送给伊琳的小卡片。尤君突然来的电话让我赫然发现原来昨天是键维的生日。我到底要重蹈几次覆辙呢?去年也是这样,真的很对不起他,只好赶快也做了张卡片聊表我的歉意,实在是汗颜啊,没良心的家伙。

之后,在clementi车站会合了千美,便一起搭96号出发。由于是星期天,没机会享用大姐传说中食堂的东西,我们选择了Subway。第一次吃这么大的面包,蛮夸张的,还有点贵,幸好还蛮和胃口的不然我一定得发牢骚。

8点开场,我们在门口迟迟拿不到伊琳预留给我们的票,只好匆匆买了3张,赶紧坐好等待演出开始。今天的主题大概是围绕在Nyonya dan Baba的吧,每一组都有很强烈的民族色彩。

第一组是Hip-hop、第二组是印度舞,然后就是伊琳的Synergy了。是第一组让我眼前一亮的,还蛮有意涵的。旁边有个人在梳头,场面好像是镜子反射出来的一样。扮成小孩子的也很可爱,还让立奇想起了当年我们班义演时的场面。还有一首怪怪的歌唱着“I am baba”,然后还有什么“bunga sayang”的,都很本土、很特别。

第四组,很有深意,令人摸不着头脑。似乎是一种探索,是一种华人和土族结合的后代的一种探索吧。很哀伤、很困苦,阿拉伯文和中文的对照,不就是在诉说着这种不同宗族的结合吗?最后舞者脱去衣服,也许就是在挣扎着束缚,终于不支倒下,但仍有幸存。也许这是我的误解,也许这是它想表达的其中一种情绪吧。

第五组,中华舞蹈,和之前的形成强烈对比,一下子氛围变得优雅,打破了刚才悲凉的情绪,欢腾了起来。忽然一个念头划过脑海,为什么“伞”在中华舞蹈中显得那么重要,几乎每次都能看到它的出现,这真的值得研究研究,改天得问问秀莉。

最后一组的表演,很精彩,大家都跳得很齐。女生的裙子旋转起来好像喇叭花吐蕊,男生的外裙也像陀螺般的旋转不止,很漂亮,且金光闪耀的,视觉效果很好。巴厘岛的曲风造成的吸引力让我不禁了解到《Janger》受欢迎的原因。

随着这段舞蹈的结束,舞台的幕终于缓缓落下了。我们仨就到外边去等伊琳出来。处理了一会儿票的问题,我们决定到伊琳房里坐坐聊天。伊琳的房按千美形容是与南大Hall3、16的设计大抵一样。我们吃零食、杯面还有东家长西家短的到处探听同班同学的近况。


好久没有班聚了,虽然就只我们四个人,但仍很愉快。时间也没让我们变得陌生,这是值得庆幸的,但,那些更远一点的朋友我就不敢保证了,这就是人生中的无奈啊。感情真的是要很用心才能长久维持的啊。

虽然依依不舍,但时间催人走,已是午夜十二点了,大家才分头搭德士回家。第一次看伊琳表演舞蹈哦,原来这才是她喜欢的。今天看到的伊琳比上次瘦了,但更漂亮了;立奇呢,老样子,还是那么爱踢球;千美啊?最近老见面没什么特别的哈哈。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