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 December 2008

再见西湖

再见西湖,亦是再见西湖。

租了一辆轿车,环着湖绕,呼吸着湖滨的湿冷,羽绒底下的身子却热了起来。在上海3号线上的小生,还以为赶不上火车了,每一站都在计算间隔的时间,原来此站到彼站,仅需3分钟,循环往复。赶上了,动车,和谐号,也是时候告别和谐号了。

午餐不很讲究,就为了填饱肚子好骑车。从火车站往西走,来到了吴山脚下的清河坊,乍看之下与上海城隍老街十分相似。步行街里,一个素描的,一个泥塑的,还有一个面塑的。色彩鲜艳的面团不禁让小生缅怀起那段搓面团的契机——文化营、面团、发霉、不睡觉……

这次,并不是来旅行的,只是来散心。爬了百级阶梯,来到保俶塔脚下。塔尖在宝石流霞朱色大字间微微隆起。褐色的几块大石头接连成脊,不少大胆的游人一股脑地攀了上去。小生为了几天后的桂林行,还是小心谨慎为是。


断桥残雪或许早成绝笔,杭州已多年不见积雪了。但,白堤的风光却那么醉人,可以说,这是人造得最好的一段路。阴郁的天,灰蒙蒙的,赤裸裸的柳条娇羞地为风轻抚着。风不断的温柔,让细细的柳枝都倾到一边,乍看却是静止的画面,柳树梢悬着无数娓娓斜线的一张水墨画。


越过白堤,搁下脚车,步行到放鹤亭去,只可惜没有仙鹤驾临,依水几只胖嘟嘟的白鹅,曲项向天歌而已。公园里还有几个现代感十足的雕塑,并不见得突兀。倒是那些旧址上的重建物,一个两个庸俗得可恶。告示牌指示着“秋瑾墓”的方向,却不见其踪,小生下意识觉得自己与秋瑾没有缘分。那日,在绍兴,也迷失了方向,错过了秋瑾故居。



牌坊大书“西冷印社”,原来是清末民初金石考古的专业社团。孤山背影下的庭院幽静,一股沉重的江南气息。不起眼的一座小舍,铁闸竟锁着国家一级文物,汉代出土的石雕,成了西湖最不起眼的珍宝。离开印社,恰要渡过西冷桥,一张汉白玉雕像的面庞是那么的熟习,却不是秋瑾塑像?终于,来到了古人入土的地方。


坐在湖畔的石椅上,近观小瀛洲,远眺群山,阴天的朦胧,容易使人陷入西湖的凄美浪漫之中,不能自拔。小生就喜欢雾霭沉沉的西湖,因为天与湖,一下子那么的接近,不知是谁吻了谁。


绕出湖滨,小生先到了浙大玉泉校区参观,并不觉得很漂亮,骑马看花转了一圈,就赶到黄龙洞去了。如果当年南大中文系不录取小生,小生大概会让董总把报名表格送到浙大来吧。或许,小生早已在湖畔迷失了自己吧。

真不晓得该不该写下这一段,毕竟,这是关于散步的文章,何必惹来几许愤慨?黄龙吐翠,却原来是一个黄漆的水龙头,忘了拧开关,猛呕水的一个破潭子。西湖新十景还有待改进。15块的门票,换来15分钟的游览,恰也觉得多余。唯一教人安慰的是听到了一折越剧的现场唱段,总还是要音乐来安抚人心。


还了脚车,赎回押金,一个人走在柳浪的岸上,虽然半眠的天色下,寻不着一句莺啼,但湖水蒸起的风打在脸上,却是说不出的沁凉畅快。四下无人,一个人沉浸在风中,在湖滨,不是寂寞,而是安详。西湖天地仿佛另一个上海新天地,高档的餐厅林立,欧式建筑刻意回避东方气息,现代感底下,或许是更真实的再现。西湖,不需要被东方化。


其实,西湖有什么特别,风光果真如此明媚?太湖不知几倍于她,颐和园昆明湖也不知几倍于她,但,她却永远是那位脱颖而出拥着桂冠的女皇。西湖就像一面镜子,三面的山是掌心延伸出去的指尖,西湖大道是手臂的动脉,一直到杭州的心脏。湖面的波动,不就是杭州城千百年来不间歇的脉动吗?西湖是镜子,因为她倒影着来自天堂的美。西湖是诗,因为她循环着文化的露水。西湖回归到心里,不是图集、照片,是滋润与舒畅。

再见了,西湖。动车再次准时催动。回到上海,列车上,无意间看见自己的名字出现在一个纸袋上。原来是上海呼唤着小生的归来。

26 December 2008

黄浦江滨的圣诞夜

宽敞的客厅隔着的落地窗,露出一个阳台。31楼的景致,把一截黄浦江截在眼底。每天都这样子俯视上海的母亲河,到底有些奢侈。小生站在沁凉的大理石地板的格子上,犯傻地问了一句“不知道所站的这一坪地值多少钱”。偌大的公寓,漂亮的女主人一个人住着,倒不禁要联想起白流苏呆在香港的时刻,每天都要把电灯点燃,用光填补那个空间。倒也还只是想像。

刚进门,小生几个随着Joyce到客房去逗狗狗——一对龙凤胎,像沾满巧克力粉的两块精致的巧克力,很符合圣诞气息。小生略略感到不安,毕竟不认识屋子的主人,就这样加入party,怎么也相当冒失。



火鸡到了,派对也开始了,桌子上摆了几瓶红酒、啤酒,一只白酒、一只甜酒,这是一个需要酒精点缀的圣诞夜。小生点播了一首Boyz II Men的《Merry Christmas Darling》颇受好评,几首圣诞歌的背景下,吃起火鸡感觉真的不赖。加之窗外1、2度的气温,加之暖气机微弱的轰轰声,虽然没有白皑皑的雪花,却还是令人满意的。



第一项游戏是男女对抗赛,模仿超级星期天的猜明星项目,对对娱乐界一无所知的小生来说是一大挑战。接着是“山手线列车”的接龙游戏,一阵拍子凌乱下,几乎没有一次让列车周游一圈的,笑料不断。当然,输家都要罚上一杯。酒量不好的,喝上几口便满面红光,文森还红到眼白里去了。韵敏更夸张地合眼就睡。



等迟到的几个抵达了,礼物交换仪式也开始了。小生抽中家铭送的一套从东京搭飞机来的环保餐具。Elaine则获得小生精心挑选的粉蓝色熊熊眼罩。“浓睡不消残酒”的韵敏凭一股酒劲,把礼物当礼物纸给拆了,弄得Joyce差点抓狂。维彪获得大奖,一个USB键盘吸尘器。还有精致的小本子、文森的东京小玩具、飘雪的球……



大合照之后,大家也略略帮着收拾场地,该回去的都回去了。小生酒喝多了,神智虽然沉稳,身子却有点轻飘,就是脸上不曾染红。没想到,在上海度过了两个充实的、充满人气的平安夜与圣诞夜。更没想到,在上海能和一大票新加坡朋友玩得这样开心。在新加坡,总是把自己与新加坡人分割成本地人与外国人,出了趟远门,新马又一家亲了。



回到一个人的房间,趁着零星醉意,上网找人聊天,不想让良好的情绪遁入空眠。在混沌的气氛下坚持了好一阵子,对话的人也说小生醉了。

不醉,不醉,只是有些开心罢了。

25 December 2008

暴走圣诞节

本来想抱走圣诞节的,不想,却暴走了圣诞节。

平静的平安夜并没有什么特别,小生一个人在房间里播放着Rockapella的圣诞曲子,也反复听着、唱着King's Singers的《There is a Flower》。发现,传统曲子流传下来,为的是那份优雅与旋律的痴迷。

平安夜的中午考了第一科,圣诞节的清晨继续着考试的魔咒,但由于开卷的关系,小生并不想多去翻书。平安夜,本来打算一个人坐在电脑前,自己倒数计时,没想到,晚上9点30分,维彪捎来一句话,就决定到新天地一趟,感受感受上海的圣诞气氛。MSN上也难得有人愿意和小生聊天,一个小时的等待很快结束。说了再见,就下楼和维彪几个一起打的前去。

晚上11点的新天地依然热闹非凡,涌满了东方人与西方人,也少不了小生这一伙南方人。每一家酒吧、咖啡厅都熙熙攘攘,果然圣诞节是适合消费的。人群中奇装异服的也不少,最普遍的特出就是戴上动物造型的毛茸茸的冬帽,最怪异的当属Manga Cosplay的一伙年轻人,倒像是扮演《D-Grey Man》的模样。所谓Cosplay就是扮得不像,而且丑,单纯的一种哗众取宠,没有任何特殊意义,难怪路过的老外要牢骚一句,说:“They thought this is Halloween? So Weird!”文琪与Joyce的韩国室友的无遮拦短裙装也招来了不少目光。为了美,当真豁了出去。

获悉新天地没有倒数活动后,饿昏的一行人,沿着淮海路,来到无限度的麦当劳吃夜宵。这家麦当劳灯光幽暗,仿佛刻意而为之,企图酝酿一丝圣诞气息,无奈麦叔叔竹竿身形实在无法与圆滚滚的克劳斯相比。半夜执勤人员不足,等待的队伍长长的,倒数在排队中被遗忘,这就是后现代人生,排队的人生。“圣诞快乐!”大家这才忽然醒觉,小生也赶紧发了简讯给留学生合唱团的各位,想临摹来上海前的小生的习俗——真的好久没有mass sms了。



麦当劳里,大家两排对坐,俨如吧台,边吃边聊。无意间,总觉得“圣诞节干嘛要在麦当劳过啊?”的别扭,于是又建议大家到处游走,促成了一次大暴走。漫无目的地游走,在风中,才明白俗话说的好,那叫“吃风”。每个十字路口稍一停顿,左顾右看的,盯着交通灯的指示,继续漫游。



一次漂流记,旅途不少奇遇。奇遇一——过节老鼠人人怜惜。也不记得是谁第一个发现了小小的它。灰色的小老鼠,大概是阴沟里肮脏的家伙吧,但,娇小的它颠簸颠簸的步伐,实在令人无法产生责备。还是别把父辈的过错压到小辈的头上,罪是不允许连坐的。十一双眼凝视着小老鼠的一颦一笑,一起跟踪到了塞满德士的路口。小老鼠还是义无返顾跛着腿前进,淹没在车海中。家铭一句“真的死了”,就见它卧尸在圆圆的地下沟渠盖的边沿。小生只想起了《忍者神龟》里的老鼠师傅,大概,它是想到地底下去找大师学艺去的,没想到却不小心去得太深、太深了。

奇遇二——不打烊的云南南路。凌晨一点许,云南路上的海鲜酒家却见打烊,灯火通明,各楼外设满站岗的皮条客,遇见一伙青年路过,无不恶心献媚,图招一场生意。但说到恶心处,老实的哨兵还是自己忍不住要笑了,什么“美艳动人”云云,接着一阵尴尬的笑意,难怪憨厚得招不了客。小生看哪,各家不介绍自家的拿手好菜,反来奉承路人,一定是火候不到家,食物不怎么样的缘故吧。

奇遇三——醉酒女郎。经过一家酒吧,门外一男子扶着一醉醺醺的女子上德士,好个令人想入非非的画面。是女孩子酒量不好呢,还是男孩子不爱饮酒?怎么往往男子都是清醒的那个,却又做出不清醒的事情来呢?有趣有趣,一个“醉”字。冯梦龙说了“酒是情媒”,但小生还是对酒谨慎一点的为妙。

凌晨2点左右,一行人在青年旅社门前结束暴走之旅。几个还得考试的,赶紧回去休息,当然也包括小生。的确,这是一次截然不同的倒数之夜。当年被困Orchard Road的情节还历历在目,而这次遄行在无人的巷陌,在零度的氛围中,实在是不一样的情怀。

23 December 2008

小生的合唱团



小生的合唱团昨天公演了。

当时一股劲接了指导的工作,把原来那位老老的老师赶跑了。既然赶走了人家,自己就必须做出点成绩。现实总是千丝万缕的,当时托明翔的福,小生认识了Joyce,Joyce把小生拉进了合唱团,然后糊里糊涂成了大家口中的“老师”。

这个合唱团,印尼同学最多,其次是朝鲜同学,然后是新加坡同学,此外还有一位日本同学,一位曾出现一次的泰国同学,还有一位不晓得是不是韩国同学的同学,当然最后少不了在这里大吼大叫的马来西亚代表啦。大家绝大部分没有接触过合唱,仿佛以前带班级合唱一样,只不过这次少了一个目的。

终于,目的来了,合唱团才算上了轨道。为了演出,大家也更勤奋练习。虽然资历尚浅的小生一开始实在教不来,想不出更好的法子,更有效地指导,但充其量还是尽可能让大家在限期内学会两首歌的最基本结构。大家还算挺用心的,毕竟不超过10次的练习,每次仅1小时时间,对于一大群菜鸟来说,实在是一次挺艰辛的考验。

每个星期二晚上,小生都必须提前到底层的活动室作准备。本学期下定决心不修边幅的小生,总还是在临出门前,在镜子面前多耽搁一点时间。毕竟还是站在最前面供人浏览的任务,不能不稍稍把自己恢复成人的模样。也因为合唱团,小生这只聊斋里逃出来的“宅狼精”才得以呼吸人气,维持了这二十年苦苦的修行。如今,竟也有团员反映星期二到了,没有合唱练习了,很奇怪。这叫“孤单”吧。欣慰、感动。

曾经困窘过、无奈过,甚至想骂人,都憋住了,因为小生没有理由去骂大家。最后,感动地收到一些同学对自己很有“母爱”的赞誉。曾经开怀过、释怀过,甚至最后让大家觉得自己是超闷骚的hiao2公。也曾经失去耐性,出现很想逃跑的时候,却不是因为大家表现不好,而是觉得自己能力有限。说真的,一开始对于自己的投入,还是充满质疑的。如今,却又质疑起当初的质疑了。

有点后悔,当初为什么会想要与大家保持距离,每次练习结束后就匆匆离去,没多与大家聊天说话,错过了很多很多能交朋友的机会。不晓得小生何以这么害臊,难道上海是这样一种氛围?在FOA活泼的那个GL和SA到底跑到哪里去了?在FYC热衷于照顾学弟妹的Tenor部长也哪去了?唉,临别的时候,才后悔这些无聊的抉择。


这就是平时小生与大家的距离……

昨天的演出不是很成功,因为可恶的大叔的关系。场面使人尴尬,小生也忍不住发了脾气,毕竟一大帮人的心血展出的舞台,不容许任何自己以外的人出差错!自作孽犹可自怪自责,别人造孽就只能望门兴叹了。

《蜗牛》是小生第一次做指挥的尝试。若真的要追溯,当年考三级理事的时候倒还是指挥过一次。只记得单单要抓对《Magnificat》的3/4拍对当时的小生而言简直是不可能的任务。这次小生的尝试,自觉是进步了,但总还是逃不了大部分时间仅仅重复着画“兔唇”轮廓的动作。小生真的是“俾心机”去做了的,但那些可恶的大叔们突然进场来设麦克风的行为实在太影响小生的专注了。为什么上场前要求的事不可以早早完成呢?为什么一定要来破坏一首歌的进行呢?不可饶恕!


小生“无影手”!!!

或许是受了第一首歌的影响,《The Lion Sleeps Tonight》在每个关节部分总是要出问题,也或许是大家第一次面对观众的缘故。总的来说这首歌唱得很尴尬,尴尬的却不是因为走音,而是段落的衔接被打乱了。


半个小时前,在练习室里,小生听到了大家最好的一次表现。小生要求的都做到了,当时,真的很感动。历来指导小生的老师都说了,台下必须付出120%,台上才能有70%的表现,果然不假。小生自己觉得不满意,甚至演出结束后低落了许久,再次错过与大家合照、交流的机会。小生真傻,不是吗?但,大家还是很高兴完成演出了。大家并不在意成果,而小生却硬往死胡同里走。

表演结束,小生收到一大束花。Lyn说粉红色、紫色还有红玫瑰的搭配,是精心为小生而为的。真的很大一束,9朵玫瑰,是小生有史以来收到最大的一束。果然,当老师待遇就不一样了。大家也写了一张卡片,写了一张满满的感谢,一片心意。但,字里行间,不免察觉一丝陌生感。都是平时的不积极造就的。



昨晚拒绝了Lyn、Joyce等新加坡帮的邀请,去了Jimmy他们印尼帮的聚餐。同他们坐在一起感触良深:第一次,这么近接触吧?更惭愧的是,完全听不懂他们的印尼文。亏小生是马来西亚人,亏小生想出“Kami?Kita!”的主题,亏小生总是拿独中生当藉口!

小生如今正努力去记大家的名字,是不是太迟了?朝鲜同学里还有一位与小生同日出生的“弟弟”。怎么,都是在演出结束后才发现的?

小生总是离不开合唱团,在NTU是这样,到了复旦也是这样。小生就是热爱合唱,希望这班小蜗牛、小狮子们也能感受到这份热爱,更希望他们能够继续喜欢合唱。快要离开上海了,希望下学期Jimmy能找到更好的老师,也希望大家能记得小生这个假装腼腆的闷骚老师。


特别感谢:

团长Jimmy:每次都把事情推给你做,真是麻烦了。
钢琴手Lyn:最后害你没得唱,只能弹琴,真不好意思。
Solo Joyce & Park:不好意思强迫你们唱Solo呀。
所有团员:感谢大家的出席以及配合,并且没有被这个“怪咔”老师给吓走。

22 December 2008

寒冷乐章之邂逅Yuki

昨天夜里刮的大风,敲敲打打的,在整个房间里。大门门缝飕飕的响声,空气像是被门外的强力吸尘机给抽去。开门时感受到风的阻力,一拉,风都往苦闷的走廊里奔去。原来这是空气的对流,冷空气往热空气袭击。一个人的房成了打击乐的中心,有板有眼的。落地窗松散的结构抵御不了寒冷,发出阵阵打牙的颤抖声。睡床边饮水机快枯竭的水桶,受不了空气的挤压,也咕噜咕噜作响,仿佛忘了三餐的肠胃。

太冷了,凌晨3点钟起床。把被子捂得高高,仅露出半个头来,翻身又睡。凌晨5点半钟,又起来了,看着窗帘外依然幽暗,错觉自己已经睡了一天一夜。5点钟不是上海的天光吗?终于,蹑手蹑脚地,如履薄冰,因为地板冰凉。把暖气转动,再回到被窝里,半点细缝不敢露出来。打击乐这时增加了一大段绵延不绝的“Bass的冷气机”,凑齐寒冷乐章的前奏部分。

电话铃声响起,屏幕显示“Lyn's calling……”。当时还真的以为自己睡过头,已是星期一的晚上8点钟。“老师,下雪咯。”“真的吗?怎么看不到?”“等会儿见咯。”大概是睡眼惺忪的关系,一开始当真看不到。忽然,疏疏落落的白色颗粒出现在眼前十一楼的阳台,零星得像空中掉下的保利垄粉,轻飘飘的,没有重力。辗转来到眼前的小家伙,更像迷你的棉花糖,还来不及品尝便坠在阳台地板上消失不见,不晓得是甜是咸。仅知道它是个结构蓬松,看似软绵绵的家伙,保利垄印象果然是热带人错误的想象。

兴奋之下,以“买早餐”为借口,把自己骗下楼去。出了公寓大门,空气一片冷漠,不时吹起刺骨的寒风,却不见半点雪花。可能是还不够冰冷,雪花飘不到地面就蒸发了吧。这么出去一趟,不超过10分钟,耳朵、手指都快冻僵了。今天,又是罕见冷空气的拜访,大概是为了本星期的白色圣诞。让雪继续吹吧。

回到温暖的房间,为了庆祝这特别的日子,把珍存已久的最后一包南洋咖啡乌冲上热腾腾的烧水,配着恰才买好的蛋饼、煎饺,来一顿奢侈的早餐。望着窗外,风雪更大了,白色的点熙熙攘攘,被风打乱,无方向地飞翔。马上sms两位通知小生这件大事的美女。“谢谢呀”,Lyn & Joyce。

夜半惊醒,原来是在预先兴奋这件事,倒像是“I'm dreaming of a white Christmas”这样傻憨的情节。第一次邂逅Yuki(雪),很开心、很兴奋。为这件事,已经向不少人许过心愿。或许这是北区银杏大道的眷恋吧,哪怕是场小小的雪。

20 December 2008

把照片串成一首诗吧,一首复旦的诗

散步在复旦校园


梧桐穿起了白色沙龙


枯萎的金黄窝在燕园翡翠的棉被上


粉红色却蜷曲在幽静之中——
吮吸文字的一尾衣鱼



冬至的草被熏成一片稻香
躲在里面,看不清那巍巍的相辉堂


环路一围挺拔的杉树凝视着草场
仿佛古代祭祀的神庙


不,祭坛早已炼成两仪延达碧落,化作一对宝塔
格子里尽是解构的密码


原来,复旦诗魂躲在石化的巨册之下
供诗思的旅人倚靠迷惘与颓唐


停下吧
漫步总是拖着句号——
脚踝上的那串锁铐

哈日小生

秒表倒数着,红灯、哨声、笛鸣同时奏起。Kobe强行突破,急停跳投,橙褐色的球在空中划出一道小弧线,旋转着,看不清黑色的勾边。荧幕中的那个点在篮筐里来回撞击激荡,旋而又出。湖人最终吃下本赛季的第四场败仗。

伸着懒腰,终究还是打开了复旦网的电影页面,播放已追了98集的《D-Grey Man》。第103集,阿连终于打败了level 4的恶魔,却根除不了千年公与诺亚一族毁灭世界的企图。故事,又再次于新的旅程中结束。多么老套的剧情模式,可人们就爱看,也包括小生。唉,一星期内就追看完毕,比上次追看《犬夜叉》的速率还高。

一次过这么投入于一套动漫,实在令人疲惫,满脑子都是漫画片段,甚至夜里的梦中的人物形象也都似曾相识。梦也变得更不真实,都漫画化了。这就叫视觉污染吧。

《D-Grey Man》里,出现最多的两句话,应该就是“歓迎して帰ります(欢迎归来)”还有“私は帰って来ました(我回来了)”了。(希望没出错,网上临时找的翻译)。忽然间很羡慕日本的家庭文化——有人在等待,有人要归来,是多么幸福温暖的一件事。

还有还有,校园动漫里常出现的便当文化,也很令人向往。那天和承翰聊到这一点上,四只眼睛瞬间泛起金光,水汪汪的渴望。能为家人、爱人做饭,真幸福;能吃到家人、爱人做的饭,更幸福。不要妄自菲薄,那些小小的爱。

在复旦校园散步一圈归来,隔着篱笆,仿佛中世纪大教堂外的黑色篱笆,不期而遇合唱团里的那位日本姑娘,心情很愉快。不知不觉中,对日常生活中的日本人印象很好,初到上海时的临时室友白井是这样,他的好友黑川也是这样。哈日吧,对日本文化有点心动了,毕竟接触到无数乌托邦式的日本影视文化。对,日本动漫,相当乌托邦,还有一种隐隐的男性中心主义(很容易发现,漫画里的人物,尤其是女性角色,经常要以男主角为中心运转)。难怪小生也有些痴迷,有些把持不住。毕竟,小生还只是个凡人,虽然黄历命书批言说是“和尚命”,但如今还不是卫道的时刻。

本来犹豫着要不要踢球的……上次不期而遇的时候,小生正走向北区的小三角场。披甲戴胄,赶紧下楼去。电梯来了,面前的门打开,小生一步迈进,转身,从即将关上的银色的门的间隙,捕捉到一个怎样的画面,原来的身后的门。诶,不就是那个谁?看着身影离去,小生随着电梯一同坠到楼底。一下子想起了陈奕迅《十面埋伏》里的那句歌词。

这一天状态很好,寒冷所造成的呼吸紧促以及体力不济,在酣战之中逐渐好转,进而浑身是劲,满场奔跑。在复旦与中国人接触最多的场合就是这个战场了,虽然仅仅只是无言的交谈。不知疲惫的奔跑,对小生这种不刻苦训练基本功的人来说,是最好的弥补了。对手很强,所以心情舒畅。对手很强,所以不知疲倦地奔跑。发力、流汗,是最完美的结局,虽然惨败,但热血再次沸腾起来。海派宅男的呐喊。

买了饭回房,恰恰Emilio即将启程北京,与家人同游中国。这个孩子,虽然个头大,却仍实实在在是一个孩子。不晓得中文的他实在令人担忧,不知道会不会被德士师傅载到南海去卖。不晓得中国国情的他,已经丢了脚车、钱包,希望这次不会再出乱子了。

现在的小生,坐在电脑前,捧着一盒新鲜的草莓,一口一口啃下去。不甜,也不很酸,闻起来却还十分诱人。草莓,红红的,天寒才有。而樱花,粉红粉红的,到了冬天的尽头才会开,绽放后即凋谢。小生的哈日,或许只是草莓,只是樱花,过了季,就淡忘了。

19 December 2008

小生,花之fyc情结



2002年,宽中合唱团演唱会,小生和子洋一起去了,捧恺莉、迦馨的场。子洋买了一束百合花,恺莉喜欢的。演唱会也像百合花一样,在小生心里慢慢绽放,纯洁的幽香。下半场《Phantom of The Opera》的组曲,让小生下定决心加入合唱团。

2003年,宽中合唱团演唱会《Sing Together》,小生已是站在台上的一员。出席率不及格,差点就被抓去总务室面对主席、团长作检验。演唱会结束,小生收到第一束花,仿佛幼儿班时代考试100分得到糖果奖励的喜悦。

2004年,宽中合唱团演唱会《绽30‘》,小生一跃成为常年演唱会暨巡回演出的副主席。在台上哭过,在台下也哭过,又是那孩子般的稚嫩与固执。掌声响起来,鲜花还有泪花,绽放满怀。

2005年,宽中合唱团演唱会《Voices》,小生已经是Tenors这一部的小家长了。泪花少了,心花开了;因为告别,所以更有决心了。把收到的鲜花礼物聚起来,化作相片,都存在纪念册里。

2006年,宽中合唱团演唱会,小生第一次成为台下的团友。心境不一样了,有种藕断丝连的感觉,若即若离。把打工赚来的钱买了许多许多花,送给许多许多人,希望送给他们一份小生当年收到第一束花的喜悦。

2007年,宽中合唱团演唱会,小生依然坚持不定期的访校。担心了,担心最后的藕丝都不见了。这时觉得花,应该送给高三的,即将毕业的他们,仿佛也送给了自己。

2008年,宽中合唱团演唱会,小生投入合唱团之后第一次的缺席。似乎更缥缈了,只得马上联络岳宏帮忙到场送花。却异常的平静,花,成了小生幻化的存在,填补了当天自我建构的一个空位。

是的,主题不见了。第一次看演唱会时,没有记下;毕业之后的,没能记下……作为团友的小生,失去了主题,却没有失去联系。最近听闻合唱团内部的坏消息,很多感触,但不方便说。毕竟,已经不是“主题”时代了。这首歌,是小生几个,难得聚起来,精心送给合唱团34岁生日礼物,趁着岁末,让这份祝福延续吧。一句老话:

唱出我们爱的心,谱出我们爱的情

对于合唱团员来说,没有什么比唱歌还重要的了!

17 December 2008

我们不是我们

我们不是我们

我们是kami,排除了一些

你们/他们

画圈圈,没有圆规

半径没有标准,但

圈圈还是一个接一个画好了

当我们不是我们,是

Kami

围着餐桌的时候的我们是家庭的kami

上课的时候的我们是班级的kami

校长训话的时候的我们是学校的kami

啦啦队加油的时候的我们是团体的kami

选举的时候的我们是政党的kami

说方言的时候的我们是地区的kami

追溯历史的时候的我们是民族的kami

仰望神明的时候的我们是宗教的kami

奥运的时候的我们是国家的kami

环保的时候的我们是地球村的kami

……

到底是没有kita的存在

我们永远区隔了我们的以外

只要“我们”化作音符在空气间震荡

噪音自然就不再是我们的乐章

——我们总爱自比作乐章!

Kami 不等于kita

Kita却也还是一种kami

视觉kami

听觉kami

嗅觉kami

触觉kami

思维kami

心灵kami

……

16 December 2008

笑里藏刀的小生

总是不可避免的,人来人往的都会的街,总是随波逐流的。他们就像海面的浮标,占着最重要的路线,一个个隘口,必须涌向他们。而他们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不“送别”的,专送传单。

每次都战战兢兢地,步步为营,越靠近越要防备。或者搔首弄姿把头撇一旁;或者佯装打电话;有朋友在身边得赶紧扯着说话。最怕是自己孤单一人,仿佛走入瓮中之鳖,任人宰割。若不小心与其中任何一人有眼神交流,那就注定被锁定。终于,他们扑了过来……

这么冗长的开场白,小生想说的是,小生是讨厌拒绝别人的人。他们总是狂蜂浪蝶地涌过来,脸上毫无表情,一张张采蜜的蜜蜂和散粉的蝴蝶的表情,仅仅偶尔抖动口器、触须。小生最希望他们不要发现小生,不要过来被拒绝,因为小生一定会狠狠地把手收起来,或是快步走开。虽然那些麻木苍白的脸庞因为习以为常而不再受伤,但小生仍是很介意拒绝了他们。但,接受却又对不起自己。每次与他们碰面,就是一次次内心的挣扎:“不要过来……”、“看见我了,唉……”、“……(无言地走开)”

其实,之前那段也还是开场白,故事终于开始。地点:上海杨浦区五角场万达广场;时间:北京时间中午12点23分左右;主要角色:(第一男主角)小生、(第二男主角)不愿透露姓名的gay gay、(第一女主角)比较漂亮的妹妹、(第二女主角)比较不漂亮的妹妹。

比较不漂亮的妹妹(向两位男主角奔来):先生!先生!
(小生被突如其来的猎人吓了一大跳,想回避,却陷入包围。)
比较不漂亮的妹妹:先生,帮我做个调查,就一下子而已。
(内心独白)小生:撒娇个什么劲!
(摇摇头)小生:对不起,赶时间。
比较不漂亮的妹妹:就一下子啦,拜托~(注意:大概是有拉长音。)

(小生一看需要留下电话号码,就算了。不愿乱填一通的小生,认为必须赶紧撤退,不然就要陷入僵局。正当小生快要离开包围网之时,不愿透露姓名的gay gay却被另一位捕猎者逮个正着。)

比较漂亮的妹妹:先生,帮我做个调查啦,就一下子而已。
不愿透露姓名的gay gay:我我,我不是本地人也。
比较漂亮的妹妹:不用紧的,就帮我填吧(注意:大概还是有拉长音)
不愿透露姓名的gay gay:哦~(看看小生似笑非笑、无情的脸)ok啦。

(不愿透露姓名的gay gay手上马上多了一张粉红色的单子,还有一支圆珠笔。小生见证不愿透露姓名的gay gay把自己不愿意透露的姓名都填好了。速战速决,因为若是陷入消耗战,两位男主角定当战死沙场。小生赶紧拉着不愿透露姓名的gay gay离开现场。)

(就在Starbuck的门口,比较漂亮的妹妹追了过来,眼睛里完全没有小生表情的倒影。)
比较漂亮的妹妹:你还没有写联络号码呢。
不愿透露姓名的gay gay:我是外国游客哦,新加坡号码可以吗?
比较漂亮的妹妹:啊……(想必是有一点表错情的感觉)可以。
小生:你把msn写下去啦。哈哈哈哈(好像当时非常失态地提高了音量)
(比较不漂亮的妹妹也走了过来。)
比较不漂亮的妹妹(故意让人听见的嘀咕,眼睛盯着小生看):nger(大概是个象声词,平声,偏高)怎么不帮我填呀。
小生(内心再次独白):sai nai个什么劲!

故事以比较漂亮的妹妹的回眸一笑作结。不愿透露姓名的gay gay强调自己是“乐于助人”的,而小生只是说“那个女的又没有讲‘请问’,干嘛要理她呀。倒是你,竟然被……竟然被……呵呵。”两人不约而同想起今年年中的一段小插曲——“关于上海妹的看法”。小生上次在背后捅了好兄弟一刀,这次,再补上一刀吧,哇哈哈哈哈!

小生部落格郑重声明:以上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画外音:KNN啦你,每天想害自己的buddy而已!

14 December 2008

有朋自远方来

冷空气喜欢周末,上星期是罕见寒流,这星期是温驯的带雨的风。十二元的伞终于散了,被风狠狠地扭作一团——骨架太细的教训。风雨中713久久不愿露面,抵达目的地已迟了将近半小时。这是一家位于巨鹿路上的尼泊尔餐馆,二姐早已点菜就座。餐厅充满异国情调——西南方的珠穆朗玛风情。西域模样的服务员、红色蓝色青色……多色结合的座垫、黄色橙色紫色的吊灯,幽暗而诡秘。

上菜了。奶酪味十足的炸起司球,咬下去外酥内密,仿佛一颗海棉球,蘸着咖喱吃简直绝配。然后是白菜花咖喱、谷泥咖喱、鸡肉咖喱、烤羊肉(嚼劲十足,膻香扑鼻)、菜羹还有煎饼。煎饼就像少油、无糖的roti tissue,脆。浇上咖喱,满口家乡味。这一顿风情餐,共250元。这个月,小生在上海享受中产阶层的奢靡。







晚上的兴致却被二姐病入膏肓的电脑给扼杀了。一场球赛也看不成,胡弄了半天,也解决不了电脑的问题。忽悠忽悠又睡着了,早早起来赶紧到美术馆去迎接好兄弟的光临。稍稍为承翰介绍了美术馆的历史,两人就马上前往复旦大学,准备和诗胜、美欣一起来一次后羿上海小聚义。



笨羊、美欣今天可是在复旦的最后一天,下星期就到云南逍遥快活去了,实在过分。四人来到复旦人最爱的德笼馆,吃上几笼汤包。小生的推荐实在抱歉,原来承翰早已改吃素,今天倒是害人破戒,罪过罪过。

从来没有好好逛过复旦,趁着好兄弟到访,四人瞻仰了毛泽东像、走了望道园、爬上燕园假山,踩过民主广场……笨羊二人又得回去参与修业典礼。小生忽然接到速递捎来的电话,催促着快快前去领货品,实在扫兴。匆匆拿了货,请承翰上楼参观宿舍,没想到Emilio还没睡醒,而且竟然把小生的棉被当作隔日光的窗帘。真是的,借用东西也该注意卫生啊,那是小生盖身子用的,不是挂起来沾灰尘的。无奈室友表现不佳,两人只好又匆匆离开宿舍,一路走到万达广场。





五角场也无甚可逛,两人于是走进一家starbuck cafe。说真的,在新马从来不去(有去一次啦)starbuck的小生,来到中国却成了常客。一杯latte、一杯hot chocolate,热腾腾的。服务员态度友善,却十分公式化,微笑着对前面那位先生说:“午餐吃了吗?”轮到小生了,他又亲切地问:“周末和女朋友来逛街吗?”唉,只好尴尬地报以一笑。这是陪兄弟谈天呀。说真的,小生还从没机会和女朋友逛街呢,主要还是因为没有女朋友啦。

两人无所不谈,好久不见了,没想到话题不曾变少。从三八聊到感情事,又从眼前聊到未来。能和好兄弟认认真真聊人生大道理,觉得自己已然成长不少。像承翰这样愿意献身慈善环保工作的人小生非常佩服,实在比纸上谈兵的烂小生有贡献得多。以前老是说愿意参与慈济生活营,却也因为别的事错过两次,而错过了又不当一回事,小生的热心到底是不真实的。而谈到未来,还真不知所措。小生不是个很有计划的人,总是得过且过,未来,明明就在跟前,却老是说“还远呢。”

哎呀,承翰即将到美国印第安那州Instep去,下次见面恐怕是明年六月了。兄弟,到美国要好好照顾自己哦。哦,还有mummy伊琳,也即将飞到大不列颠群岛悠游半载,也要加油哦。还有还有,下个学期也好多人要到处交换哦。南大什么都不好,就是这个最好。

13 December 2008

Gay=快乐

最后一份作业终于被,做掉了。下楼打包晚餐,炒饭还有青菜加焖肉。打开一看,青菜是所谓油浸青菜,像油污的池塘里奄奄一息的水草。咬一口焖肉,松松垮垮,根本就是马铃薯,这就叫鱼目混珠。挑了许久,终于有像肉的,嚼一嚼,是咸的,赶紧扒饭。学校食堂的食物吃多了,觉得自己置身农场,是一只囚禁在笼子的农场鸡,或是一头栽倒猪圈的大肥猪。饲料都是四处捡来的、用剩的、隔夜的,临时加热翻炒,不成原型。《我叫刘跃进》说得对,厨子总有办法弄到便宜的食材,猪脖子肉、鸡翼关节……

吃饱了,看看表,赶紧梳妆打扮,要赴一场特殊的演出。演出名为慈善表演,凭捐款入座,听说还有酒宴。乍听之下,大概是高档的场所,小生还是赶紧梳妆打扮的好。其实柜子里的衣服也没多少选择,就是简单的粉红色长衫外加一件紫色外套,却倒有一种含苞待放的感觉。

和Lyn、Joyce还有紫微打的到余姚路上的芷江梦工厂,另一个时尚感十足的上海艺术场所。来得太早,四人坐在高雅的酒吧里等待。女生们问了一句:“你是故意穿这种颜色的吗?”小生看一看自己,还真是花枝招展,比起三位美女还更粉色系,笑着说:“衣柜没什么选择了。”女生们说:“我们会保护你的。”想一想这出剧,再看看周遭的情景,气氛忽然间渗入了不安的气息,氤氲出小生的担忧来,一整夜不很自然专心。



进入狭小的剧场,面前一个窄窄的舞台,仅略高于观众席。扶梯尽头是另一个吧台,观众们都买了杯酒,相互调侃着,转过身来又认识了新朋友,四人却呆坐着,茫然不知所措。她们说,今天来的都是gay。这一场戏,凝聚了上海的英语系亚洲人还有洋人朋友。在东亚某处供洋人聚会的场合,大多莫名其妙地添上“高档”的品味,或许又是另一种意识形态使然,或是无知的呆板印象。曾闻Peter导演说,国外从来不允许室内抽烟的,昨日一见,燃烟的尽都是金发蓝眼的嘴,对Peter的说法又得挂上问号了。

外国人也爱迟到,戏迟了许久才开演。开演前的剧场空间,犹如酒吧,就差一座舞池而已。高脚酒杯明晃晃的,红色、淡金色,摇曳。小小的红星吹出屡屡苍白的烟,熏出一股尼古丁的焦味。小生恨透有烟的室内。盛装打扮的男男女女亲热地招呼着,耳里耳外都是英语。这是上海自晚清以来就一直存在的聚会。脑海里一直浮现着“gay”这个词,无意识地注意起男士们的举止——有温柔的,也有粗旷的。她们说要注意眼神。外国人的眼睛的确很漂亮,无论男女。



《Beautiful Thing》描绘一对十五六岁的少年的情窦初开。两人对于同性恋的抗拒与接纳,随着家人的谅解与接受推进。任何爱情都是美丽的,同性恋爱情亦然。偏正的修饰,不就说明了一种偏颇的诠释吗?爱情一词何须偏正短语?虽然小生听不大明白演员的纯正英国腔,听不懂许多属于酷儿网络的专有幽默感,但,以轻松幽默的方式诠释同性恋课题,是否意味着另一种逆境的求存呢?以自嘲解构他人白眼的无情,强调自我认同与归属,大概就是这个网络的一大趋势。所以,诚如整个剧场空间给予的基调,同性恋爱情仅能在密室里得到快乐。这是反讽的、矛盾的、无奈的。剧场里两人的一切活动都局限在家里,而剧场演出模式又是不公开售票的“秘密”模式,都暗喻着这段恋情终究无法逃离被限制的命运。对于上海普通民众,这场戏或许是抗拒的吧,会到场的大多是有联系的网络里的一员,这也可被视作为另一种文本外的诠释。

演出结束,四人回到国年路步行街吃烧烤。小生被晚餐的油浸青菜还有咸焖塑胶肉给撑腻了,随便点了几串羊肉,就被那肥腻给打败了。这可是小生到上海以来第一次和朋友一起吃宵夜哦!一面吃一面聊,实在快乐,一种久违的感觉。拿起羊肉串,小生脱口而出一句:“如果有satey花生酱该多好……”大家便聊起星马的传统美味,每一道勾起回忆几许,引起舌根生津。闲话家常后,结了帐,互道晚安,就各自归家。

走回留学生公寓的路上,倒被紫微给问倒了。“请问马来文文学的特色。”天啊,小生实在对不起中学诸位马来文老师的循循善诱,一点印象也没有,只能随便敷衍几句。“她们说女性朋友很多的男生,不是花花公子就是gay。你属于?”很难回答,只能说,同性恋倾向还没在小生身上展露出来,至于花花公子形象呢,小生不愿承认。



夜里的复旦比之南大更加阴森,树影憧憧,十步一路灯加之月朗星稀,确实是个不错的cluedo现场。避世于上海的小生还真对不起留在NTU奋斗的各位。FOA筹委选出来这么久了,小生什么贡献也没有,实在抱歉。还有,下个月提交毕业论文题目,小生可算是毫无头绪。难怪近日噩梦连连啊。

11 December 2008

小明刚入学

高中毕业的小明徘徊在十字的街道

大学的入取信一封也没有收到

看看手表,看看经过的学妹短短的裙角

小强和小狗流着口水说:

还是打DOTA算了

来到Net Café,小明硬硬要check mail

Mail pop出来一句 Congratulation”,吓了小明一大跳

赶快打电话给妈妈,打电话给爸爸

“明天开始,我就上大学了”

新的世界、新的环境、新的朋友、新的恋情

是小明小明期待的未来的美好

可是

打球的buddy buddy buddy很久没有一起打球了

初恋的小雪小雪小雪的照片还摆在手机最上面

怎么忍心删掉?怎么舍得遗忘?


看看日历,大学第一年快要结束了

阿莲阿花哭着说

“怎么考试这么难呀?”

来到考场的小明发现怎么不能tikam

考试的题目,怎么可以出到那么长

都怪连续剧又连又粘

都怪综艺节目又爽又好笑

新的世界、新的环境、新的朋友、新的恋情

原来只是小明小明大学生活的副产品

忽然想起

和小雪小雪小雪牵手的放学走廊

和死党死党死党奔跑的青青草场

怎么能够回去?怎么才能逃跑?

8 December 2008

周五到周一

小生嘴里经常炫耀自己看过多少多少戏剧,其实大多是课堂上现学现卖的,提到莎士比亚经典,更是一部也没领教过。星期五去看了完整的《仲夏夜之梦》,才不禁要佩服大师剧本的魅力。

小生幽灵一样,跟踪《仲夏》剧组一个多月了,从对稿到讨论,从彩排到演出,小生见证了一个普通观众无法体验的过程,一部戏的诞生。专业演员排一部专业戏剧,那样密集的工作,实在令人担心过程的艰苦与失趣。如今想想,把兴趣当饭吃,是否是一种消磨?但可以肯定的,至少比盲目的工作开心吧?

中文版的《仲夏》,主要运用的是梁实秋的翻译本,更因为时代的关系,舞台张力变成了喜剧的核心。艰涩难读的台词脱口而出倒变成荒诞的做作,逼近原著的不可理喻却成就了喜剧的笑料,大概是两位大师都始料未及的吧。

Peter期望打破镜框剧场的限制,把声控与灯控人员一起摆上舞台,背景更是酒吧一样,扭曲的金属世界。导演说过,要制造一个黑盒子的效果:Lost in space。这场戏最大噱头大概就是演员们反传统的服饰——逃避维多利亚时代的任何视觉影子,演员都以时装、礼服出现。最终成果的过于单调,总令小生大跌眼镜,兴味索然。虽然不能哗众取宠,但至少还是达到了打破镜框的原意。精灵间的对话也编成了饶舌歌曲。格格不入的突兀,听起来令人发毛,倒也还是忠于反传统的大原则。

织工的演出应该是最精彩的部分吧,满堂的笑声就是最好的证据。他们荒诞不经、乱七八糟的表演,对莎翁当时的剧场无疑是一大颠覆。莎翁是经典的始祖,也还是前卫艺术的始祖,虽然当时的他仍逃离不了框架(如今的剧场人亦然)。搞笑、恶搞,对于小生这一代年轻人可不是陌生的,这一代倒像是颠覆与叛逆的代言词。从中学的马英Drama到师生义演的胡闹,到大学Talent Night、FOA、CCC的胡来,无一不是最前卫、最无厘头的艺术存在。

周末又是放松的日子,却恰恰碰上寒流来袭,雪藏已久的羽绒服终于可以派上用场。趁着天冷,小生刻意到八号桥摄影,接着逛了一趟田子坊。冷风下倒也愉快,只是按快门时不禁要颤抖着让A2000IS的防震功能发挥功效。来到上海这么久,第一次遇上温度堕入零下,罕见的寒流让北半个中国剧烈降温。街上满是狐裘貂袍臃肿的身体,挤公车、轻轨时却庆幸与人有了更多距离,不必担心无意的非礼与被非礼了。


八号桥的楼顶阳台


上海鸭蛋黄


夜灯的八号桥


时代广场&新天地的圣诞树

这两天吃了两餐港式餐厅,高消费了一下。一餐跟姐姐、家俊,另一餐陪表哥、姐姐。礼拜天就耗在了万达广场,再次与珍珠塔作近距离接触。提到表哥,不经意就要想起可爱的小凯豫。终于,一个月后,就能见到小宝宝了。一颗刚萌芽的种子,是最甜美最纯净的,只要看一眼就能净化自己身上沾惹的污浊与猥琐。

回到房间,继续小生的追动画之旅:《穿越时空的少女》(很宿命论的成长电影,画工不好……)、《龙虎斗》(纯粹看搞笑,调剂生活……)、《Gundam 00 2nd Season》(同一个主题换了几十套钢弹,看完了想想:明知道故事模式的戏,干嘛看下去……应该被结构主义批判的)、《魔法禁书目录》(开头很好的戏,没想到10集就烂掉……)、《食灵零》(有种《犬夜叉》缩写版的感觉,总算抓住了小生的脾胃……)、《亡念的萨姆德》(残念,第一眼就觉得是宫崎骏电影的重组版,感觉上像《幽灵公主》与《天空之城》的结合,不过还是不差……)

以上剧目,除了钢弹已知是25集的中篇外,其他的集数都未知,很可能破50,希望这段悲苦的日子结束后,小生不至于每一部都努力看尽,因为小生发现,看动漫后,虽然满脑子幻想,但却对文字创作欲望一点帮助也没有。你看,两天才写一次部落格呢!(天,这还叫创作欲低落?)

6 December 2008

树、叶、花、香

还没来到上海的时候,总是期待着秋天与红枫。来到上海了,枫叶却不见转红,更错把梧桐当落枫。

上海街道两旁总爱栽上一排排的梧桐。壮实的主干长到一个节骨眼时忽然枝节迸发,仿佛两行披头散发的嬉皮士,随着熙熙攘攘的自行车铃、汽车喇叭的后现代乐章的节拍,尽情地甩头摆脑。剥落的树皮的嫩白,斑驳地点缀着衣裳,舞者最时尚的打扮。

梧桐大片大片的落叶,干巴巴地卷曲着,铺满一地。如今的银杏,却是一缕缕的金箔撒满一地。秋末的银杏最闪耀夺目了,仿佛小小的挂满枝头的金色贝壳,在风中轻巧地扇动着。扇贝弧沿率先枯萎了,却恰如柚木的镶边,掩去了金色的俗气。金色之前是娇羞的黄色。桂花喜欢躲在枝丫底下,偷偷地散发花香。可恨秋天总要与香气一同离去,剩下桂枝上单调的叶,绿油油地发呆。

银杏落叶得早,却迟了紫薇树半拍。一拍半之前的紫薇仍开着白色、紫色、粉红色的花簇,拥挤在枝头争芳夺艳,仿佛明末青楼群芳甩出手绢招摇调笑的那场面。霎那间仿佛入夜一般,颜色凋零褪成一片灰白,却是花儿结成了果子。裸露的枝头,远看是一箩筐的糖炒栗子,近看一瓣瓣的,却疑心那是爪子,疑心是握紧的拳头,忍着饥寒,在风中摇曳,保卫着果实里潜藏的生命。

那一点生命应当是红色的。初秋的红叶李最先燃烧起来,亮色的,却又渐渐转成深紫。生命这时又像毒一样,一天天忧郁起来,越来越浓重。当枫叶都红透了,天也寒透了。并不是每一叶红枫都是那么鲜艳照人的,那些干瘪的红只能称作血褐色,平白“发粪涂墙”而已。柔嫩的鲜红色枫叶左右相称,叶脉清晰,叶齿晶莹,一颗颗可以算尽。叶杆撑起一个弧形,张开一个掌心。

掌心轻吻卷轴,留下秋末冬初的落款。

4 December 2008

戴手套的差别

朋友:冬天戴手套与没戴手套有什么差别?
我:五块钱的差别。
朋友:戴五块钱手套与戴九十九块钱手套又有什么差别?
我:九十四种差别。

2 December 2008

今个儿,真愉快

“嘿!”的一声怒吼,一下子把大家的目光吸引过来,投进的篮不算。小生坐倒在地板上,朝前比划了一个中指,果然还是火爆小子本色。犹记得初三那年被陈俊达的钉鞋恶意踩在脚踝上的情节:小生忍着痛,怒挺挺地对着他吼骂,接着又和足球队千年候补树汉玩起了胸碰胸的挑衅,火爆不断。去年Amcisa 5 on 5被犯规时冲着对手也是一个中指,小生改不了的牛脾气。

今天受Jimmy之邀,与一众印尼朋友到江湾体育馆租场子打全场。一个月没有运动的小生,在王德峰教授一句句“Lebewesen”与“Lebe-Wesen”的迷糊当中,想到的都是打篮球的画面。午餐后,整装待发,恰恰这是个和日当空的好日子。

一开始就来了个三连胜,小生手感不差。不过体能一下子消耗尽了,两条大腿像绑了石膏一样,投起篮来,只有air ball。第四场开始,小生乱七八糟地打,被盖了无数次,简单射球几次失手,控球也一直被拦截,直到小生跌坐在地上,瞬间恢复了火爆小子的本性。小生开始人贴人紧逼韩国运球手,几次成功断截,只可惜快攻素质不佳。最后,在三人包夹下丢了球,输掉了最后一场比赛。

冬日的运动酝酿不了多少汗水,但憋了许久的肌肉关节终于得以舒展。酸麻的大腿满足地趴在地上,开水一口口灌进滚烫的胸膛,隐约可以听见水分蒸发时的欢愉声响。

回房后稍稍睡了一觉,有种感冒后运动,胸口呼吸不舒坦的别扭,睡醒了还咳嗽连连。晚餐是败兴的饭盒,卤肉皮上的猪毛刺刺的像牙刷,给的分量又太少。运动后,胃口大开。

刚才下楼指导他们唱歌,人来得很多,唱的也不错,小生实在兴奋,玩笑连连。原来抑郁那么多天,就图这一次畅快的汗流。今个儿,小生是爽了的,因为吸了许多人气,精神多了,所以文字也不想多琢磨了。

1 December 2008

这两天,看太多动漫有感

右手托着腮,左手把玩着麻绳一样粗糙的辫子,发尾轻轻刮着脸颊,一位挑灯夜读的晚清秀才。双目专注在另一个世界:那里没有落地的麦子,漫山遍野一色金黄。淹没人头的自然开辟出迷宫一样的巷陌,秀才追逐着一个女孩、两个女孩、三个女孩,笑声却从麦梗间传来,消融在流淌的河流的歌声之中。

屏幕打开着卷轴,色彩鲜艳的画面、俏皮可爱的人物也像河一样流淌,笑声却从秀才口中传来。日本动漫的田亩的确适合孤独的人去散心,那里上演着一幕幕新的狐仙鬼话。秀才遇见了从天而降的奇女子,摇身一变为制服高中的青涩少年,徜徉在一片天真无邪之间,寻找一段纯纯的恋情。

秀才蓄着短发。发热的脸颊因为感觉到暖烘烘的呼吸一下子被熏红了。女孩子都意外地大胆向他示好,秀才于是才敢牵起那只白皙柔嫩的纤纤细手。春暖的草场,夏日的沙滩,秋雨的街道,冬雪的火堆旁。

日本动画一部一部地看,俨然秀才乱翻《聊斋》,图一场春梦。尽是高中时代,大男人们的欲求不满。或许是长大了,发现现实中寻觅不到羞涩的清纯可爱,于是寄托在齐人的桃花源中,让所有美女都绕着自己转,还摆出一脸烦恼的蠢样。

虽然理解并且必须批判这些虚幻,但不禁还是深陷泥沼,问了一句:小生的高中时代是怎么过的。是否也曾经出现一个个若即若离的倩影?是否也曾经暧昧过?是否也曾经放胆追求过?果然,幻想是不可能终止的,因为每一段回忆都必将成为幻想,因为每一次勾起回忆,都是一次无止尽的幻想。

蜡炬流尽了眼泪,最后一点温存被夜风吹熄,秀才枕着双臂在书桌前恬恬酣睡,嘴角仍挂着一丝笑意。双眼,仍盯着那个世界不放。

30 November 2008

就这样

键盘上都是灰尘,每一个字因此惹尽了尘埃。空调提早为小房间落下一场灰色的雪,空气中没有水分,只有被烘干的孤单。桌面永远凌乱着,永远整理不来。面包屑、饼干末、白糖粉铺满桌子,像是雪后的淤积,淡淡的,细细的,却又仿佛不曾存在。椅子的座垫被盘坐的一双臭脚底抹得乌黑,汗味、还有垃圾桶不断被填满的膻味。荧幕的闪耀使房间忽幽忽明,一盏被点燃的壁炉。一双手不停在那儿取暖。热水又烧开了,同一个茶袋湿漉漉地又加了三块方糖。奶白色的杯印上巧克力色的唇印,那是另外一种饮料导致的结局。果酱勺是一柄白色的塑料蛋糕刀,黏着花生酱浓浓的油香。耳机海绵的仿皮外套被风化成黑色的碎叶,残宿在桌灯周围,错觉是“杲”树的眼泪。这是星期日的书桌情况。

29 November 2008

不是自己

“这么油,怎么吃得下去?服务员,可以帮我换一换吗?”
小生不经意要尴尬一下,并不是因为小生是那位服务员抑或者是那位素未蒙面的厨师,大概是因为点了同一道菜的关系。

“您的咖喱鸡饭。”
“谢谢。”
这是十分钟前的对话。小生拾起刀叉,兀自开始进食。这是家格调高级的餐厅,小生仿佛与一帮名流朋友坐在雅座之上,享受这顿分量小,却装饰过度的“美”食。为了配合看话剧这一“高级娱乐”消费活动。

“您的咖喱鸡饭。”
“这么油,怎么吃得下去?”
文森倾斜了碗好让大家看个明白,然后赶紧招呼侍应生:
“服务员,可以帮我换一换吗?”

又过了几分钟,处理好的咖喱再次上桌,文森再次倾斜了碗,说:
“这才叫青咖喱嘛。”
小生听见了一句潜台词:你怎么吃得下去。

咖喱油不油小生到吃不出来,但,的确没有一个咖喱应该有的样子。辣,倒是有,但,椰浆的奶香无迹可寻。饭,有粒粒皆辛苦的感觉,因为上的少。肉倒像素的,因为没骨没皮,可以大力推广,称之为“荤豆皮”,不沾汤汁的香。果然,菜单上平均60元以上的主食不选,偏要38元的美食,只能这样——30元是高雅的环境,4元是服务费,最后4元才是食材的价钱。

这场戏,最适合打肿脸皮之后去看,因为一切“本该如此”。戏的具体内容就不多分析了,小生还是愿意把它另写一篇以示尊重。由于买票的时间不一样,小生一个人坐了,不禁回想起当年一个人看电影的画面。当年怎么会一个人看电影,还真忘了,哪一部也印象模糊,只记得,巧遇前面一排同级宽中生,对比起来心情相当难受。这次,竟然没有了那种心情,或许是每天一个人吃饭所训练出来的吧。

(简讯:)“Let's eat something cheap.”

今天早上和刚认识的家铭一起到图书馆去为作业奋斗,顺道吃了一餐麻辣烫,如今已拉了3次,不知是因为辣的关系,还是脏的关系。辣的话,想必昨晚的那一餐有份参与这几项越狱行动。回到还没拉出来的麻辣烫,10块钱可以叫很多。如果在新马这样子吃一碗酿豆腐,大概也要6、7块当地钱了。他们的经营模式更让小生想起马六甲的satay celut,但却是截然不一样的口感与感动啊。

假假努力了一下,终究按耐不住,提早回房。结果,什么也没做,看综艺节目、日本动画,颓废的很。回想起和家铭他们的一些谈话,不禁觉得自己虚伪、好强,说起话来不自觉要卖弄一下,不然就是不懂装懂,简直成了大炮仙。难道这是成长的必然过程?小生讨厌这样的自己,一步步堕入成长的虚伪与虚无当中,迷惑于表象的腐朽,沉沦于自我保护的漩涡。

26 November 2008

猪猪简史


最新“猪猪”作品

有时候想想,有了“小生”这个新名字,等不等于送走了“piggy”这个称号呢?大概没有送走的意思,只不过要等到适当的时刻才会再次出现吧。

最初的piggy也不叫piggy,人家管他叫“宇昕猪”。那是小学的某一年,大概是分班之后,四年级以后的事了。当时的他,胖嘟嘟的,脸就像一颗盖了椰壳的蛋。坐在马桶时自我观察,胸部以下可以发现至少三条小弧线阴影。冲凉的时候往下往,是一片光滑的山坡,看不见底下的小鸡鸡(当然也是未发育的关系)。大概那个肥胖就是这样一种程度。阿嬷喂出来的,一天最高纪录可以吃三个蛋。

肥胖与丑陋的孩子最容易招惹麻烦,同学们就喜欢欺负这种弱者,仿佛胖是一种罪——瓜分过多食物,馋嘴这一大罪。所以,相对瘦的同学必须口诛手伐,群起围攻,一定要激励他瘦下来才行。于是,跨出第一步——取外号,叫“猪”。

他接受不来。他知道那是贬义词。他知道那是嘲笑与捉弄。他愤怒了。他把当时一位同学,叫作罗伟俊的,连桌子一起推倒在地(后来他在红新月会成为领军人物,或许与这段往事有关)。但奇怪的是,自此以后,他反而坦然接受了这个名字,甚至成为自己的官方花名。这就是革命的力量,推到同学的那一刻,他竟学会了自嘲。

小学过渡到中学这一过程也十分耐人寻味,毕竟那是一个儿童最后过儿童节的机会了。五六年级,坐在宇昕猪旁边的都是杨思仪同学。她是班上成绩很好的女同学,家境也很不错,一副洋派教育下的公主型人物。身后坐的是陈丽俐同学,因为名字的关系取了一个洋名,叫“Lily”,更不知何故(老实说,是宇昕忘了),成为了“Lily Plant”。这个组合是当年班上莫逆的三人小组。

思仪是个很精明的女孩,她首先教导宇昕猪如何减少被老师处罚的几率。当你忘了带某本课本的时候,千万不要自首,因为老师都是懒惰检查学生书包的。所以,只要拿起一本大小相似的书 出来垫一垫,包准没问题。果然,百试百灵。然后呢,为了确保平时听写成绩理想化一些,千万不可以作弊,作弊是最愚蠢、也最不保险的作法。思仪提议,把不会的空下,因为等下邻座互换考卷时,可以帮忙写上。有时甚至不交换了,自己改自己的,更省时省力。

两人的小学关系就是这般的好。可是呢,小学过渡到中学的确会有许多变化,生理的抑或是心理的。考上同一所中学的两人,擦肩而过的时候,竟然连个招呼也不打,行如陌路。反倒是和Lily Plant继续维持友好关系。或许,这就叫君子之交淡若水。

宇昕猪喜欢画画,倒也是受两人影响。他的素描,就是师承思仪同学的,但,他更喜欢画漫画。当时相当流行的《七龙珠》是他们一伙人主要的模仿对象,甚至画成有剧情的连环图相互交流。在巴士上不打不相识的晟懿最拿手的是人物飘移,动感的诀窍就在于移动时的那些短而有力的线条。爱画画的还有仲贤、则仁,他们共同朝拜的偶像就是特南克斯(Trunk),于是人人以中分为荣。或许是爱画漫画的关系,则仁在一次看见宇昕猪打哈欠时流露出湿漉漉的眼角的时候向大家宣扬一个创意十足的剧情——“宇昕和思仪吵架之后哭了”。后来想想,那过渡到初中的尴尬,多少起源于这狗仔队的小道消息吧。

宇昕猪到了初中,才渐渐转型成为piggy。当时的piggy因为打球、踢球的关系,瘦了下来,身材相当标准。而且较早发育结束的他,率先长到一个合理的高度,于是倾向于走古惑仔的路线,踢球的时候总爱跟人吵架,甚至动手。

这时的宇昕猪已经不是那胖嘟嘟的宇昕猪了,而是信心满满的piggy。他放胆去追女孩子,非弄得天下皆知不可,大概暗地里有一种虚荣感吧。虽然追的过程轰轰烈烈,但在一起的时候才体现出自己的幼稚与无能,无声无息的,就又结束了。

也因为自信的关系,Piggy画起猪来特别有心得,于是与初三才加入到班上的名欣同学志趣相投,常常进行文化交流。初中的死党凌鹏也是画可爱牛的高手,两人一猪一牛,四个大鼻孔,相映成趣,干什么都要厮混在一起。

当然,也有让年少轻狂、脾气暴躁的野猪piggy静下心来,柔下心肠的时刻。初二因为子洋的缘故更认识了恺莉,这位曾经轰动初中部的“冰山美人”同学,然后就一路成为好朋友直到现在。也因为她的诱导加入了合唱团,让piggy几乎背上了为了泡妞而进团的恶名(说到泡妞,可能有吧,但绝对不是为了恺莉,娃哈哈)。

初中的piggy是幸福的,相对于高中的情况,初中那班简直美女如云,到校上课成为赏心悦目的事,只可惜,当时没那么想。女人缘什么大概是那时候慢慢培养的,结果呢,造就了与原来的死党们的渐行渐远。或许还因为爱唱歌的关系。

与恺莉要好不久“蘑菇”就冒出来了,她就是现在依然与小生同班的老友迦馨,因为当初她青涩的发型很有蘑菇型,piggy才为她取了这个外号,延用至高中毕业,直到她改头换面(当然是指头发啦)才正式成为名副其实的大美女。三个人常常聚在一起,讲悄悄话,谈论感情大事,要不然就很无聊地说一些有的没的废话,生活无忧无虑,慢慢培养出一种特别的友谊——就是已经好到不可能成为情人的超级好朋友关系。

“猪猪一家”就这样诞生了。到了高中,由于廷源经常出现在三个人之间,这块黝黑的Kayu终于也加入到“猪猪一家”的行列,成为其管家。如今劳燕分飞,管家也领退休金归田去矣,但,“猪猪一家”仍然无限期地延续着仨人的友谊,无比欣慰。

猪猪的历史大概就是这样,从抗拒到接受,接收到喜欢,甚至成为一家人的代言词。猪对于小生,是一切无邪的印记。

25 November 2008

瑜伽瑜伽

最近马来西亚几件大事,华人媒体舆论最关注的大概是“瑜伽事件”吧。宗教局认为其中包含了不少兴都教的崇拜动作,所以练习瑜伽等于违背回教教义。瑜伽流行了这么多年,宗教局最近才下了这项决定,可见下足了功夫研究,不然不可能这么突然。

这项措施,仔细想想,还真十分可怕。回教教义在很多实际仪式上就有了限制,比如说不可吃猪肉、不可饮酒之类的,或者说,不能随意使用“阿拉”这个词(小生觉得这里用的非常有必要)等等。如今竟然上升至隐喻结构的举措里面,实在可怕。就是连那些无意识的“违背”,都被认作有罪。瑜伽这时候从纯粹的运动变成了宗教意味深远的朝拜仪式,就像纪念为争取国家独立而抛头颅洒热血的马共先贤变成了崇拜共产党一样。也就是说,如果你一个华人今日改信回教,你就不能说一些佛教隐喻、道教象征的词语了,比如“大千世界、空、无”这些词语。也就是说,回教局的规定,是要求你彻彻底底与非回教事物完全切割。同样,身为回教徒,你可千万不可以参与圣诞节相关活动,就算你想赶潮流,也不行。

从这项举动,我们可以发现,马来西亚的回教局对于自己国家里的回教徒逐渐失去信心了。所谓规定,就是对人的制约,制约的出现,一定是结构松散了,人心涣散了。就像一个稳定的国家,不可能会控制言论一样,只有充满不安因素的国家才需要制止所谓“煽动”行为,只有怀疑自己人民不忠的朱元璋才会设立东厂秘密机构。这么说,马来西亚的回教徒出现了什么问题?

小生还是这样猜测:独立后的马来西亚没有宗教自由的回教徒渐渐走向社会,成为建构社会的中坚力量。他们自小没有余地的成为了回教徒,也无法脱离回教,本来是一件天经地义的事,好比华人一定要孝顺父母一样。而在现今这样一个多元文化冲击的大环境下,他们内心必然产生对自己身为回教徒的必然性的疑惑。有疑惑自然有动摇,所以回教局必须小题大作,让回教徒重拾回教教义的重要性。但,我们不禁要疑虑这样做是否能有所收益,或只是弄巧成拙。

当宗教与法律结合,小生就只能想到中世纪,想到中世纪,不禁又要扯入另一个话题:“禁止女性男性化举止,阻女同性恋文化”。首先宗教局认为女性的男性化举止等于同性恋文化,这点小生不敢认同,就好比女性不缠脚就是男性化的体现这一立论的荒谬性,更荒谬的说,就好象为了避免人口减少不允许人民戴套一样。小生怀疑这里涉及了蓄意贬低妇女的意味——女性不能扮成男性。是否,马来西亚回教徒男性开始感受到女性崛起的威胁与压力,而开始进行打压?

马来西亚还是个嗷嗷待哺的小国,50年发展还很稚嫩,许多同类的事件,外国在几十年前,或几百年前就发生了。对女性同性恋的特别歧视,我们从80年代的酷儿理论里就能看见前人的检讨与努力。当然,作为宗教,而且是历史悠久的大宗教,同性恋课题永远是禁闭的。基督教里长期压制同性恋,这几年在西方才开始有所突破,而如今马来西亚宗教局又做出这样的决定,证明回教世界同性恋课题将继续向低靡前进,直到哪一天,新的一个酷儿理论才能来拯救这些弱小的群体。颁布这种禁令,本质上就是压迫与歧视,这一点,小生并不是猜测的!马来西亚,始终到不了能够为弱势群体谋权利的地步,路,还很长呢。

24 November 2008

话说这张照片是海派宅男的事实

这张照片是海派宅男的最佳体现:



来到上海,小生注定成为一位海派的宅男。所谓海派,就是要与京派区隔开来的,其特色是什么?曰小资。所谓小资,就是少一点点国家民族大事,多一点点个人情感小事。

还是回到照片来。让我们看看几位美女的反应:

肇汶小妹妹:“感觉很冷哦”、“你厕所很冷哦”……
桃凤小姐:“好笑”、“刚才抬头看到,不小心就笑了”……
Fish:“被你吓到”、“你都没有放过这种照片”……
小美:对照片完全没有反应……
(新增)Ahbi:“有点悲哀,哈哈”

的确,这张照片,是一个宅男,在非常“宅”的时刻,躲到厕所去,穿上羽绒服,戴上冬帽,裹上围巾,拿起照相机,所自拍的,一张照片。我们可以看到的,背景是一扇奶色木门,宅男面对的是一面大镜子,通过镜子,宅男得以调整角度,所以,角度抓得很不错,右手边的马桶完全没有发出不安的气味,一切非常顺利,总计费时不到十分钟。

以上几位美女都无法了解海派宅男照片底下的辛酸。还好,在临睡前,海派宅男得到一位即将飞往北京的美女的一句发自内心的真心话:

“很好看”“真的”“像韩国人”……

宅男为之一振,睡意尽失,但是,为了保护该美女,小生决定暂时不公开她的芳名。如果有兴趣知道,小生还是决定开放让各位竞猜,当comment栏出现正确答案的时候,小生便会及时公布中奖者。奖品将是来自上海的特色精美礼品!

上下齐备

周末,小生躲到二姐的防空壕去了,主要原因大概是那里的暖气比较保暖,同时,粮食储备也比较丰富。目睹了湖人大胜,随姐姐、家俊到正大广场选购战备饰品。你道是为什么?这一天,小生正大光明地看见了街边喂奶的妈妈,还有蹲下招呼小孩时露出大半个屁股的另一位妈妈,上下都正大光明看见了,果然必须到正大广场逛一圈。这就叫运气,上下小生都给买齐了——一个捂耳朵的冬帽还有一条裹脖子的围巾,就快密不透风了。出国嘛,就是要体验自家里完全无法体验的东西。总结一句:冬装实在太令人兴奋了。

回到房间,和二姐一起看《型男大主厨》,胸中燃气烹饪欲望,只可惜上海不是小生操刀的地盘,只好忍一忍,回去好好下厨,到时候,就不必看《型男大主厨》了!晚上的活动是空虚难捱的,因为利物浦和曼联双双和球,四大豪门,四大皆空,熬到凌晨三点钟,结果不尽人意。

隔天早上太阳队干得不错,小生于是返回宿舍。这是一个丝雨绵绵的日子,连绵一天一夜。上海的雨,总是那么缠绵,总是显得激情不够,忒折腾。要是家乡,那一定要加上几声响雷,澎湃激昂,然后才拨云见晴。伴着雨的晚上,小生看了罗马狼的比赛。沉沦已久的老狼复苏,大胜对手,加之Totti一传一射,小生感动不已——赢球的感觉真好。

蓝色星期一,空调维修人员终于现身,抹得干净的长嘴哈出来暖暖的气,房间一下子沸腾起来。沸腾的还不止是空气的温度,当然还有空气的振幅。这几天小生千千静听里吵吵闹闹的大名单里,出现了阿牛和五月天的名字。思念家乡嘛,五月天新专辑里就在主打思恋,真的很好听,但是,要说到家乡味,当然是阿牛更够味儿啦。《阿牛和阿花的故事》、《踩着三轮车卖菜的老伯》、《Mamak档》 、《大肚腩》,里面的语言、内容无不令人怀念。难怪文学当中,本土叙述最能赚人热泪。当年阿牛的创作,的确很淳朴真诚,听了很感动,而小生就只会装模作样,不懂得纯真。

这天的晚餐终于有人相约——应明翔之邀,来到轻舟公寓,戴着新买的“上下”饰品,果然是“两岸车声停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一开始相当尴尬,因为明翔还未出现,小生只好静静坐下。晚餐准备不足,而且器皿大小有别,10个人的饭票不平均。小生独揽大碗,又不好意思让人家舔小生口水,在很撑的情形下,只好吃个精光。

上课的去上课了,小生才慢慢说开。怎么来到异乡整个人都害羞起来了?要是小生在NTU,不小心和某某不认识的组坐一起,肯定是最最活跃、最最吵的——好压抑哦。还好文琪家有只大肥猫,增加了不少话题,当然还有更多三八的话题。被小妹抓了满手痕,他狼的很,要劳驾两个大汉固定四肢才能够剪指甲。文琪说,也许是路边捡来的关系,野性一点也不减,小生则认为,或许他是太孤寂的原因。外边虽然冷,但还活着许多当天陪他一起淋雨的朋友们。

回房路上,终于买了手套,上上下下终于凑齐。冬天,你来吧!最好,下个几场雪!

21 November 2008

Live a Low Life

Blind Summit 呈现的《Low Life》相当精彩,尤其展现木偶剧独有的特色。“低下生活”的展现无不令人捧腹大笑,同时笑中有泪,暗流辛酸。本剧是Blind Summit剧团的代表作,以“sketch night”的模式创作,融入了更多不同的元素(基本上是通过演出后与观众一起的探讨从而更改剧本或者完善表演的一种集体即兴创作方式),因而故事结构更加片段化,必须仰赖酒吧作为线索,把一切串连起来,同时也很恰当地符合了“低下”的主题。

这是小生昨日到剧场观看的一场木偶剧,可算是小生对木偶剧的第一次正式认识吧(《Sasame Street》应该不算)。这个英国剧团的表演概念源自日本文乐,一种的传统木偶戏,只不过表演者打破了原来文乐里把“操控者/木偶师”隐藏起来的传统,暴露了木偶背后三双手的主人,同时他们也成为了剧中的演员,使两者处于平衡的位阶。

由于木偶的机动性,演员可以通过时空的扭曲,完成许多精彩的动作甚至是进入到一种非常意象化、散文化的情境。因此,木偶剧的表演性质往往会掩盖一些故事的主题联想,甚至可能被误解为纯粹娱乐与滑稽的代词。但,细细品味,当中存在许多值得去探讨与分析的价值与意义。

就拿“木偶”与“low life” 进行联系,就不难发现当中的一些隐喻关系。低下生活中的人,在某种层面上似乎就像一个受人摆布的木偶一样。在剧中人与木偶的互动关系之中,又可以发现木偶的渺小。他的表情的麻木更贴切显示出低下生活中的无奈与苍白。

本剧主要分为5大情节段落。首先出场的Kevin,醉醺醺的,拒绝“回家”,与“妻子”争夺酒杯。一片混乱之中,他怎样也抓不住杯子。第二位出场的是偷懒的清洁工人。“它(无性别的)”通过阅读,投入到虚幻的故事之中,被书控制。在一场斗牛般的较劲之后,它把书本踩在脚下。当一切斗争结束,演员递给了它扫帚,恢复了它的low life。

水喉坏了,工人从工具箱中被解放出来,仿佛从棺材里复活了一样。他比其他木偶都渺小,并展开了不可能的任务。全剧首三段都是以这种标准荒诞剧场模式来凸显“表演”的——突然的变奏、音乐以及精湛的动作,捕捉所有目光还有掌声、欢笑。最后,他坠入水槽里,被淹没、被湮没,就像现实一样。历险般的幻想,是平淡中的乐趣还是对现实的不满?

答案或许就在戏中戏的电影当中。它是空白的,所有角色都是没有面目、不断被复制的个体。故事情节跳跃、紊乱、疾速,按照一种快餐逻辑进行——华丽的商业包装下的失去自我、品味的戏剧性。戏中戏的语言节奏很快,几不可辨。混乱之中,只能听见“Fuck You”二字,恰如现实生活中的虚假的戏剧性被抽干后,剩下的虚无。

回到酒吧,坐着一位艳女。爵士伴奏的老歌透露了她的年龄,她一下子化身成怨女。她或许是欲求不满的象征,因为勾引未遂而抓狂,她的妆验显得狰狞。

清洁工人那场戏里,女演员持着扫帚站在一旁;电影播放时,“千年配角”躲在角落观看。顿时,聚焦者与观察者之间产生了距离,观众们恍惚间也陷入这层关系中去,成为低下生活的一员。

早在酒至半酣的时候,小生就有一股莫名的感动溢满心田。在低迷、腐烂、俗不可耐的气息之间,人的挣扎、无奈以及一些不切实际的逃逸与幻想,这种最低下的,恰恰是人心最深处的感同身受。只可惜身后那位歇斯底里、大惊小怪的小姐反应过激,造成一种有趣的现场互动。文森强忍着不说:“台下的表演比台上精彩”。

演出在Kevin的沉沦昏睡中孤独地结束。Fringe的艺术总监为该剧举办了一场小小的研讨互动空间。满口香港腔普通话的他,很低EQ地向演员们发问,老是强调很“遗憾”该剧导演的缺席。他自顾自地提着自己的问题,有位观众示意让他拨出更多时间留给观众与演员互动,他却一脸不屑地拒绝,声声“之后会有这项环节”云云。可是,他为何不开章明言,仿佛企图唬弄观众,态度很不友善,那位观众也负气离场。最后他竟然忽视立陶宛籍演员Augus(音译)的举手发言,草草结束了座谈。在那之前,他还殷勤地请问美女演员:“Do you have anything to add on?”——他的一颦一笑果然很符合剧目主旨,本剧算是有始有终了。

19 November 2008

胡说,一些电影

想必,这个学期是小生看最多电影的学期了,主要原因不是因为拿了一门关于华语电影的课,而是因为课余时间太多的关系。为了不荒废思维的运转,就把一些看电影后的感想写一写,当作自己的一份小作业也不错。

《Wall E》
电影对未来充分发挥幻想与恐惧。Wall E仿佛是中国古典小说里的非生命物质,感染了俗世间的感情尘埃,修炼成精的一块顽石。他倚赖纯真的心打动了另一架机器人,用世界上仅存的一点绿意唤醒逐渐物化的人类心灵。寓言化的故事比较容易使人接受,但,属于温馨小品的大团圆结局,无法给人以更大的震撼。人类文明的进化是人类物种的退化,这一命题被卡通化了相当讽刺,尤其体现在当那些沉浸在虚拟世界的大宝宝们站起来的一刻。Wall E的残旧过时,还有一大群坏掉“秀逗”的机器人成为“救世主”,其中的意味是最近相当流行的一种好莱坞观点——“世界和平”之类的大问题,似乎仰赖于主流之外,甚至是主流所不能容许的一些组织成分,来完成。这让人联想起了《The Day After Tomorrow》结局中,美国总统对“第三世界”国家说“感谢”的那一幕。

《赤壁》vs《见龙卸甲》
虽然刘德华是小生钟爱的一位演员,但,不可否认的,《见龙卸甲》的确没有什么值得深究的部分。改编自小说,洪金宝饰演的叙事者角色无法良好发挥。电影为了凸显赵子龙,却忽略了叙事者的重要性。反观《赤壁》,虽然不少人觉得节奏太慢,但小生觉得恰到好处,只嫌小乔演得有点太过淫荡罢了。电影里放大了孙尚香的戏份,为这类以男性为主的历史叙述增加一点阴性色彩(当然,不是屈服于床上的那种,而是把马儿、大耳推倒在地的抗争形象)。诸葛亮的接生、养鸽子、谈吐的有趣,都不是传统天上地下唯我独尊的智者的形象。神性被降低了 ,反之,他的人性就被彰显了。而电影剧本似乎刻意为周郎翻案,他几乎成为剧中更完美、更文武双全、更温文尔雅、更柔情似水、更得人心的英雄角色。

另一方面,请看:曹操、刘备,是中国演员;孙权,是台湾演员;诸葛亮是台日混血;周瑜则是香港人。假设这是隐藏的一层隐喻结构,则是一群港、台、日为首的弱势力量对抗强大的权力中心的中国(刘备姑且不算,因为他是少数的弱势者)。结局耳熟能详,这样子的猜测,是不是多了一份用心?但是,如果把这些港、台、日的元素囊括在刘备底下,那又是另一种权利的诠释,他们又是否隶属于另一层面的“中国”呢?三国故事渊远流长,到如今人人津津乐道,大概与两岸三地的政治现实脱不了关系吧。

《百变金刚》
十几年前开始,周星驰就以颠覆、无厘头闻名,这部大作,也算是相当“后现代主义”的作品了。小生把他与《现代启示录》联系在一起。这是十几年前,电影对科技再现出来的恐惧。这类恐惧的体现非常多,诸如《科学怪人》之类的都是讲述这一课题。不过,星爷的颠覆就在于,《百变金刚》的低俗性。这位超人是由《日常生活百科全书》组成的,会变成饭锅、熨斗、微波炉之类无法令人联想起任何关于英雄的形象。剧情的松散、节奏的过快,也是体现后现代快餐文化的最好剪辑再现,适当丑化美女也是星爷早期管用的技俩。

《喜剧之王》
电影里头几次出现的那位赤裸的小孩的用意,小生百思不得其解。

《青蛇》
李碧华的小说,老大说,是媚俗,但又暗藏玄机。的确,电影对于人关于“性”、“欲”的无法自拔作了深刻的揭露——就连法海也是。水漫金山的惨案中,原来的那层因为“孽缘”而注定被处罚的伦理观念被转换成,人不肯正视自己对情欲的需要以及自我欺骗的最后恶果。王维说:“安禅制毒龙”,仿佛就是这个故事之所以被改编的原型。青蛇就是法海心中的一条毒龙,他无法抗拒只好借由破坏许仙与白素贞来安慰自己。最后,青蛇飘渺远去,残留一片败景与懊悔。

《Shawshank Redemption》
哲学小王子强力推荐的作品。这是一部非常奇特的激励电影,彰显了有志者事竟成的道理——用乐观来维持生命。Andy最后于第19年成功逃狱,赶在可以申请“早退”的第20年离开监狱,用最艰苦的岁月证明了他至少为自己争取了1年的时光。就像电视剧里医生常说的:“不要说只剩下10分钟了,要说,还有10分钟”一样。小生倒希望结局更黑暗一些,把希望磨灭,就像现实一样,屈服于一切腐败、黑暗的权利的阴影之下。所谓“凡乌托邦作品都是反乌托邦的”,那么,激励作品,本质上其实也都是黑暗的吧。

《看起来很美》
电影改编自王朔的同名小说,用儿童的视角批判了恶心的成人世界。幼儿园像集中营,监狱,儿童必须遵从一切规定与指示,让人不禁想起文革、下乡、改造。所有小孩子一起拉屎、洗手的画面,乍看之下很可爱、很美,其实充满怨愤与抗议。全剧外景似乎都在故宫取景,加强了一层禁锢,一层食古不化,一层逃离不了的历史宿命。当小朋友们对抗妖怪失败后,方枪枪开始变坏,用权力中心眼里的“堕落”来反抗,最后逃离这个幼儿园(幼儿园的孩子经历失败后似乎屈服了,枪枪倒成了世人皆醉我独醒的屈大夫),睡在残垣之上。但,他仍走不出红墙黄瓦的框架,永远被禁锢在这样一种现实当中(他们还在搜索呢)。

《太阳照常升起》
姜文导的这部片子看得小生晕头转向的,很多错合,很多奇怪离奇的情节,意象化,语言失去张力。听朋友说“太阳照常升起”就是一个阳具的意象,一下子联想起《寂寞的十七岁》里的那个日晷(何桑的专利发现)。笼统的一种感觉,一种政治批判,大致上可以这样说,在无尽的混乱、疯癫、通奸、杀戮、诬陷之后,一切仿佛如题,“太阳照常升起”,好像说着日子还是在过着。而以追忆、回溯作为结局,仿佛又意味着,这种“照常升起”,又继续轮转着那种混乱荒谬的宿命。

《非常突然》
这部片子看得小生惊心动魄,原来它的最后一幕一直残留在小生遥远的印象当中,直到重新观看之后,再又浮现出来——原来曾经看过。这是相当典型当代香港电影对于回归的阴暗再现。这是一出没有存在希望的电影,结局是所有作为主角的警察与悍匪同归于尽。潘朵拉的盒子里锁着了希望,而希望就是电影开头那位憨厚的河北劫犯。他被捕入狱,而其他所有恶的元素都被释放到人间里去,血腥开始上演。当所有人以为悍匪被歼灭之后,疏于防备之下自食恶果,这就是“非常突然”的涵义。当然,引申来看,对于回归这个课题,对当时的港人来说,也是“非常突然”,以至产生了对未来这样黑暗的想法。剧情里的悍匪是中国人,明摆的隐喻。婴儿死亡、女性被强暴杀害、廉政公署调查上司、所有感情戏出现在阴雨天里……种种意象都朝着地狱里前进。这是部黑暗到不行的电影,暂时小生回忆不起来任何留下希望的画面,除非是Jimmy或者是那位河北犯人。

小生还看了《Da Vinci Code》(剧本的确是很精彩的,只可惜自己对基督教不很了解)、《城南旧事》(英子真的很可爱)、《马路天使》(很经典)、《玫瑰人生》(很传奇的传记,一切都写在了开头中的暂时失明以及重获视力当中)、《Die Hard 4》(剧情也是很棒的,也发挥了对科技的隐忧)、《霸王别姬》(哥哥永远的经典)、《Les Choristes》(汲取了音乐忘记了剧情,还有一份感同身受的合唱经历)、《超市夜未眠》(总觉得英国电影卓尔不群,时空停顿与画画结合很有意思)……

大概就是这些,胡乱说了一通,有些真的太肤浅,另外有些简直是过度诠释。也罢,看了这么许多电影,“好练”发言一下也是应该的,哈哈哈。

手很冷啊

连续好几天迟睡了,到上海这么久就不曾如此过。夜里,隔着窗可以听见呼呼的风声,风总是把所有余温吹尽。温度降得厉害,尤其是在夜里。房间设了个大大的落地窗,几个星期不敢出去阳台晾衣服。风,都是从那里溜进来的。书桌侧着面对着落地窗,一双手在键盘上跳舞,僵得很,像初学的孩童,仿佛摔倒似的停顿,五指搓揉。冷呐。穿着厚厚的外套,头颈全罩在里头,就剩一双手,裸露在夜里,仿佛一对可怜的流浪汉,在入冬的街,难以适应地躁动不安。

小生需要一对手套,可以保暖,同时也可以继续弹奏键盘。这几天脑子里想的都是女人,对,越是冷,越是奢求一个拥抱。风专门往心里钻。那日看《康熙来了》,谈论的是女生哭的时候,最需要什么。蔡康永老是说她们一众女明星欲火焚身,原来答案很简单,就是拥抱。不经意,和佩丝也聊起了这个话题,引申出很多其他课题来。

这几天,小生俨如饿坏了的狼,守候在电脑前,等待着猎物出现。鼠标电闪雷鸣一般咬了绵羊一口,绵羊就必须面对饿狼的问话。佩丝很不幸的成为第一只羊。她说小生花心的很,油腔滑调的。狼一面用纸巾捂着鼻子擤鼻涕,一边申诉这天气的寒冷造成的过敏性感冒,很成功地转移了话题。话茬开出另一朵花,狼嚎出一道问题,划破这城市的夜——男孩子因为喜欢女孩子而追女孩子,而女孩子却总是在被追的过程中才喜欢上对方,这个逻辑很奇怪。绵羊没有答案。狼放过绵羊,以一个亲手制作的蛋糕作交换。

恺莉忽然致函小生,内容充满感动,是一封不折不扣的家书。

第二只,是小黑羊。大灰狼单刀直入,同一声嚎叫,竟与小黑羊的咩咩叫形成大三度和音,阵阵共鸣。问题却依然没有得到回答,虽然产生了一个共识——追求的过程往往是最不真实的,而女生却永远记着了那不真实,也因为不真实而喜欢上了男生。当真实发生,男生以为的回到现实,是女孩子意想不到的幻想破灭。狼收起了爪子,又放走了小黑羊,说好下次继续讨论这个哲学性问题。

家书勾起了回忆,小生与恺莉、迦馨,以前还真的时常相互写信,但绝不是《五四遗事》里的那种,如今还珍藏着,收在老家里。

最可恶的是,饿狼竟与桃凤发生纯粹无内容谈话,聊以解忧。可对着电脑屏幕,无助于身体得到温暖。打开暖气,形如虚置,引得更多冷风钻进心房。阳台上残留的纸袋、衣夹子,被风打得七零八落,沙沙的响,诡异的很,不敢往外望。舞继续跳,狼继续想,小生继续僵。

17 November 2008

500篇大事纪!

这是宁致居的第500篇文章!从06年7月11日至今为止,恰恰两年四个月时光!同时,那虚荣感的指标也已超过20,000点击次数!小生自然要好好庆祝 一番了,于是,稍稍回顾了500篇里都写了些什么,发现其中包括了不少灌水之作。小生自觉有些成长,最明显的都体现在错别字的降低方面了。小生真的很认真 看待这部落格里的一切,每一篇文章都必须经过校对重审之后才正式发布。更养成了写部落格的习惯,甚至是上瘾。

好吧,就摘录一些生活中的精华下来吧:

11/7/06(要辞职了):“做到拜六就不干了,开始舍不得了”

15/7/06(最后一天工作):“未来的日子里,不能和大家常聚首,不能常玩闹,不能一起唱歌,真的会惆怅起来” —— 与FYC渐行渐远的开始

18/7/06(阿嬷):“这么看着她,才发觉阿嬷好瘦小啊” ——阿嬷身子的衰弱与小生大学生活的开端纠成最矛盾的网

17/8/06(平行线交叉点(第四天)2):“满感人的,感动的气氛胜过没得睡的气愤”

11/10/06(台湾之旅):“炎庠带着我骑小绵羊,在台北的街道上奔跑,感觉好棒哦”

25/10/06( Anti-AIDS 表演):“《Heal the World》”

2/11/06( 1st Ever Presentation):“回锅肉一样的记忆——越炒越香”

16/11/06( Rockapella in Town!!!):“我长这么大从没追过星,Rockapella是我的第一个偶像”

27/11/06(表演成功):“《I wanna hold your hand》”

23/12/06( 12th FYC 常年演唱会):“唱出我们爱的心”

11/1/07(前夕):“再也不是teenager了”

14/2/07(情人节):“今天不是情人节,情人节过了”

8/3/07(半个天使):“我们都有个天使在天上祷告” ——红透半边天的歌曲?!

21/3/07(裂墙):“在蝼蚁脚下/踩出下雨的预兆”

21/3/07(开心五人组):“我要去那里找市中隐者,他好像叫刘子骥”

25/3/07( Amcisa 5 on 5):“这是我人生第一个足球的奖项”

28/3/07( Recruit GL 成功):“成绩正式公布——中选”

2/7/07(普罗给墨贴体日记3):“似乎大家真的体贴体了”

6/7/07( FOA 07 GL 居銮行01):“那极端的发型也成为了众矢之的的笑柄”

19/7/07(后羿一日游):“一度被我们无限期延迟的后羿outing终于实现了”

15/8/07( FOA 感言):“爱死你了~~柯南”

26/8/07( Talent Night):“后羿、柯南万岁”

1/9/07(突破两百篇):“部落格几乎成了我的日常习惯,一天都不能少看一眼”

4/9/07(改变自己):“欣微说你一定在密恋中”

4/9/07(家常菜):“我也得学学做菜了,要绑着我的老婆,也要绑着我的孩子”

9/9/07(室内经典):“旋律交替,一直到‘denn es will’才万流归一,最饱满的和声递进,澎湃出最后的‘abend werden’”

27/9/07(自为墓志铭):“怪脾气是一脉相承的,每每隐于胸襟”

28/9/07(阿嬷生日快乐):“阿嬷,一生吃苦,就是舍不得享受”

30/9/07(小baby 凯豫):“不可以偷我可爱侄女的照片”

24/10/07(牛油小生):“南大中文系当家花旦牛油壁虎豆爽小生陈宇昕”

10/11/07(往事):“那张桌子,成了我写下你的簿子,一天天被写满、画满”

17/11/07( Hall 7 Dinner 2):“也许那就是老爸老妈的感受吧”

26/11/07(实验):“因为每一个观察必定有一个反观察” ——迷恋后现代诗歌的日子

23/11/07( Everyone Sang):“还记得去年,我几乎成了批发商,一百多块钱的花,还得用纸盒子装”

30/12/07( A TEMPO):“愉雯说:‘会哭吗?最后一次哦。’” ——注定一辈子离不开合唱!!!

2/1/08(我们的Kukup之旅):“故地重游若有故人陪伴,谁感寂寞”

12/1/08(111嘉年华~感谢篇):“每一个爱,必定有一个回爱,才构成爱”

14/2/08(他的情人节早晨):“赶紧操手拨弄一番,谁晓得越不是个滋味”

30/3/08(关于流产的“三人房”计划):“我们在学校的就不能露出一点声音,追求自己的诉求吗”

14/4/08(最恰当的形容词):“我想这是你从来没有见过的最恰当的形容词了”

24/4/08(牛油小生的生理时钟):“仿佛睡意被哈欠赶跑了,闭上眼睛要去追却是鞭长莫及,想追求女孩子一样” —— 此篇意义重大,“牛油小生”正式成为部落格的新主角!

27/4/08(这个世界,是红色的):“血,流过我的眼睛。这个世界,是红色的”

4/5/08(柯南KL美食计划):“老头儿还有穿了一件细肩带性感背心的小生沦为边缘少年”

11/5/08(老妈生日快乐):“老妈的脸上浮出幸福的光华,老爸在一旁也细细微笑”

13/6/08(牛油小生越南游5):“曾几何时迦馨、恺莉这样评价小生择偶的眼光——村姑型” —— 小生开始学习怎样去旅行

17/6/08(牛油小生马六甲游):“有情人,一定要成眷属才是”

28/6/08(牛油小生是麻蜜瓜):“小生可真是贪心,一下子是小后羿,一下子是柯南老大,现在又白天是蜜瓜,晚上是木瓜”

15/7/08(小生的离巢):“搬房搬了几天,总是搬不干净”

6/8/08(践行):“小生是幸福的,能够霸占阿嬷这么多的爱” —— 阿嬷的离开,又是小生人生的另一个标志,到上海生活

25/8/08(小生欢送会大结局):“就知道大家不舍得让小生受苦”

25/8/08(机场漂流记):“上海,小生来了”

两年里,细细一看,实在是个好多好多事情还有心情的大拼盘啊。重温以前的文章,虽然文字稚嫩,但,还是读出了自己当时的一些写照的残余,越往前追溯,感触越深,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呢。

16 November 2008

京武闹海

两个人,站在外滩风景区,对岸陆家嘴上那颗明珠还未被点明,另一颗橙黄色的夜明珠却已冉冉升起,身边尽是熙来攘往的游人。这,应当是个浪漫的场景。镜头慢慢向二人聚焦、放大,卖糖葫芦的档口门可罗雀,打地铺的临时摊贩打包着货品躲避城管的到访,黄浦江的风打两种生意人中间过,打在两个男人身上——小生与笨羊。这样一个场景,不知多少次了,笨羊每次首先提出抱怨,为什么不是和鱼在一起,却要面对小生。其实小生才气,因为找不到对象,也找不到可以幻想的对象,莫名其妙地和笨羊一起。单身的总要被取笑。



等了拉链一个多小时,快不耐烦了,电话一通又一通的,就是不能准确找出对方的位置。搞了半天,回到原点,位移再次归零(路线:南京东路——外滩——十六铺——外滩——南京东路)。饿得叻!胡乱拍了几张照,才与北京帮的三位小姐,一同前往东路的萨利亚西餐厅(笨羊爱上这家小生推荐的店,大概是因为领薪水的人觉得太便宜了的关系)。

北京帮不经走,一路上只管大笑,南京路除了人潮就是她们的笑声,服务员都被吓坏了。比萨、意大利面、浓汤、雪糕,丰盛的一餐,足以体现上海没有特色的餐饮特色。本帮菜?哪里找?两个比萨,味道香的,吃起来没甚滋味;气味淡的,吃起来倒是津津有味。同理证得接下来的两个口味的雪糕,卖相、色彩与口感不可比拟,这便是食物的真理——只有在味蕾上经得起考验的,才是美食!

时间关系,小生就不能陪君到底了,赶着最后一趟列车回到江湾,还从江湾走了回宿舍,体验了冷冷清清的杨浦街道。复旦宿舍附近方圆十里只有几处灯火,萧条的夜生活似乎不应该是大学生们应该屈服于的现实,但,天天往酒吧打转的行为又太过分些,几成大学生堕落的沦陷区了。大学生两种——来读书的以及来体验大学生活的。

星期六是颓唐的一天——nba、nba、沃尔玛、ATP、ATP、英超——充实的眼部运动日。

终于镜头再次推移。这次速度很快,是一系列人群中的穿梭,华人、洋人、男女老幼,迎面的、尾随的,伴随着游览车的铃铛、助动车的车笛还有城管的吆喝,终于停滞在步行街的开头,上下微微晃动。

武汉帮也到齐了,还带上一位吉尔吉斯坦的朋友。这次少了笨羊,旅程依然出现一些“笨点”,路痴小生是最明显一大破绽。武汉帮揣着一袋袋行李随小生步行穿过南京东路来到人民广场,累了,于是在公园内坐下歇息。武汉帮借机清算一日消费,果然,中文系的,秉持着本系的坚毅信念,理不清一个所以然,数字概念一团糟——小生可是理科出身的!

Madi闹失踪后失而复得,一行人才迈开脚步,误入本帮公园招亲的擂台重地:1985年,江苏人,男……“喂,那个185公分的那个……喂,185公分”……都是些告示,贴的仿佛讣告一样,白纸黑字,就差一张大头照了。镜头只好仓促地奔走,没想到四周尽是生涩的英语口音,乍看之下,却一色清华人。

匆匆一瞥美术馆的钟楼,一行四人来到新天地。果然武汉帮很勇于摆造型,俨如花钱拍少女专辑一样,不肯放过任何“布景”。小生第一次认真看了看餐馆的价目表,惊觉原来omelet要价70人民币,此地果然是新天地,所有价码都是以往不曾有过的。

没良心的笨羊终于出现,但,主要是与其工友一起共度晚餐,顺势撇下了武汉帮一行。虽然新疆菜馆今夜没有歌舞升平,但食物还是相当令人满意的,除了一点油腻之外。一顿下来,实在上火,武汉帮无情地把吃不下的扔给小生做个了结。晚餐后,总算笨羊有良知稍尽地主之谊。在简单的分橘子仪式之后,众人才分道扬镳——杨浦、浦东以及武汉。

终于,北京帮与武汉帮轮流大闹了一次上海滩。由于两帮门禁森严,小生不敢透露姓名,请诸位见谅。此次的闹,虽不比哪吒闹海、五鼠闹东京那样轰轰烈烈,却也造就了不少细胞之死亡。首先是喉咙细胞——远道相见,口水喷洒了不少,声带用力过度,尤其是大笑;接着是食道与肠道细胞——酒肉穿肠过,无止尽的囫囵吞枣,就是最佳的待客之道;小腿肌肉细胞——省钱特色游,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脑细胞——想,吃什么;想,喝什么;想,该去哪里;想,该怎么走……最后,心细胞——分离在即,最伤,心。


北京帮


武汉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