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September 2008

摩哆声通明里的秦淮河

小生自付,来到南京可不能不去南京大屠杀纪念馆。

中秋节早上,三个人挤了趟公车来到纪念馆,遥望处,一幢被拉长的锥形建筑刺入瞳孔,迎面而来的是一塑巨大的雕像——一个抱着孩子尸身仰天悲鸣的母亲。三人顿时被纪念馆的肃严给震慑住了。灰色的主体建筑,加上一尊尊垂死挣扎的石雕,触目惊心。三个人秉着呼吸进入了馆场。

历史长廊中详细记叙了南京大屠杀的始末,那都是一张张的罪证,战争总是灭绝人性的。小生特别注意那些日本参与者对这段历史的诠释,仿佛都是一面倒的言辞。但,纪念馆的意义并不在于把历史责任摆在一个怎么样的天平上,而是一种纯粹的历史记叙。铁证如山下,我们还原了历史,我们谅解了那个时代,“记住历史,忘记仇恨”,这是纪念馆送给所有参观者的话。



展馆后边是乱葬岗遗址,一堆堆白骨让人想起灭绝人性的恐惧,杀人者与被杀者是以什么样的心情,站在同一个地点,执行截然不同的历史意义。馆内看到的珍贵录影又重现在小生脑海之中,那些垂死在医院的每一张抽搐的面孔,绷紧观者的心。小生不愿意拍照,或许时间的洪流还没来得及洗刷这一切腥骚。馆中,母亲形象不断出现,隐喻着一股祖国母亲的气息,民族意识油然而生。越过祭坛,最后来到一片阴森黑暗的地方,观者一个个肃静地走过,哀伤笼罩着历史的忧愁,大家一起为悲剧默哀。


象征白骨的一片苍凉

仿佛目睹一场历史沧桑而沉淀了的心情,缘因下一个旅程而慢慢浮起,仨人来到阅江楼狮子山的山脚下。付了票钱,一级一级越过一尊尊形象各异的石狮子,然后登上阅江楼之顶,呼吸长江吹来的风。这座楼,冒着江南名楼之名,彩绘上红色黄色蓝色青色的漆,压根儿是一栋现代建筑。但登高望远总算不错。假楼底下衬着一段真的明朝城墙,三人随便绕了绕就离开了。或许是前两天走了太多,使不出力气了,三人没有前往其他什么景点,回到旅社休息了一番。



从诗胜打印出来的地图中看到了“金陵凤凰台遗址”的字样,一时兴起,仨人又前往搜寻。问了老半天,没有半个人知道。热情的水铺老板拿出了放大版地图也没有这个景观。后来上网查了查,才知道原来,遗址只是一个大概的遗址,什么也没有,连许多当地人也不知道,但,人人却背起了那首“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楼空江自流”的诗句。“楼空”却原来暗示着楼台的消逝,李白不愧是诗仙。

从阅江楼回来的路上,看到了一宗小车祸,一个从巴士下来的乘客被一辆机车给撞倒了。两个人都没什么 受伤,呼呼呵呵起来,一阵乱骂,没有人肯认错。最奇怪的是,肇祸者一点愧疚也没有,大家都在推卸责任。这就是小生眼中不断看见的中国人。礼仪之邦,却从不晓得排队、礼让,完全自我意识,不懂得照顾别人。可,无锡遇见的好人又那么让小生窝心。孰才是真正的中国人?

晚上,又来到了小吃广场,叫了蚝煎、羊肉串还有臭豆腐。第一次吃臭豆腐感觉还不赖,或许也是臭豆腐不够臭不够地道的原因。接着,大家把刚买的特价月饼拿出来品尝,抹茶红豆、玉米、五仁还用鲜橙口味,都不符合南洋人的胃口。晚上,仨人又掰开了小生千里迢迢带来的绿茶月饼,一解大家的思乡之情。正所谓“人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更何况中秋时节,月圆人团圆的日子。也没法子,只好遥寄相思,“千里共婵娟”而已。


天涯共此时,遥寄相思



秦淮河,中秋节的秦淮,河格外热闹,已经找不到朱自清散文里的那股“桨声灯影”了。取而代之的是机动舶船,还有持久不息的绚丽灯彩。秦淮名妓也已成为记忆,朱俞二人碰上的歌姬云云早已不复存在,或者沦落在哪一所楼房之中等着狎客的光临,不再是一种附庸风雅的韵事。乌衣巷只不过是街头街尾各安上了匾额的,一条普通的街。什么王谢、秦大士、李香君云云,都只是按图索骥的借代品。秦淮河如今拥满了人群,游客们贪婪地想饱尝文化之旅,一口口喝干秦淮河汩汩的真实。

1 comment:

Anonymous said...

walao~ 你们三个7会玩咯!!爽到爆!!

rich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