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August 2011

【小生之言3】沉默的大多数

709大集会后,马来西亚首相纳吉说,沉默的大多数仍是支持国阵政府的,当时我的伯父一听到这则消息,转头便告诉我,“这跟越战时期美国总统尼克松著名的‘沉默的大多数’演讲如出一辙。”

1969年11月3日,尼克松发表了著名的演讲,在一片反越战的声浪中询唤(interpellate)“沉默的大多数”(silent majority)予以支持,宣称越南的和平也意味着美国的和平,因此战争不得不延续。在1972年的总统选举中,尼克松打着越战即将来到和平尾声的旗号,最终赢得压倒性胜利,有人认为这次胜利与这则演讲有密不可分的联系(但尼克松最后因“水门事件”选举弊案于1974年被解除总统职位,那是后话)。

60、70年代的美国,几乎每天都上演反越战的示威,警民之间暴力冲突频频。当时文人艺术家如约翰列侬与妻子小野洋子对“make love,not war(做爱,不要战争)”的行为艺术诠释广为人知,流行乐坛则尤其以乡村摇滚乐为主,歌手如鲍勃迪伦及菲尔奥克斯无不以反战为己任。人们每天都能哼唱这些乐曲,街头的喧嚣于是与尼克松口中的“沉默的大多数”形成强烈对比。

709净选盟大集会,以干净公平的选举制度为宗旨,要求马来西亚选举委员会重新登录选民名册、改革邮寄选票制度、投票时使用不退色墨汁,同时呼吁开放媒体、停止政治手段。净选盟通过网络向民众号召,7月9日当天,吉隆坡市区出现请愿人潮少则五六千(警方数据),多则五六万(净选盟数据)。警方出动了镇暴部队,以催泪弹、高速水枪驱散人群,最终逮捕1667人,破了马来西亚单日逮捕人数的记录。

或许,在709的语境里,喧嚣者便是那些走上街头的人,就像尼克松话语中的反战人士。美国的反战青年,在评论家的书写中经常以不同的摇滚音乐类型分类为不同的青少年“亚文化”(subculture,相似于主流文化、意见之外的边缘旁支,相对不被重视)。这些亚文化团体,以摇滚音乐为联系彼此的媒介,通过穿着打扮、言行举止之间的默契互相认可,逐步形成一个团体,而音乐及歌手形象则通过电视广为传播。在那个电视媒体蓬勃发展的年代,电视对反战意识的传播功不可没。反观709大集会,以网络为桥梁,网民通过制作短片,在推特、面簿、部落格上相互沟通起来,形成一个不可忽视的群体。这些短片都有一个共同点,以经典电影桥段配搭改编台词,其中以《少林足球》星爷寻找伙伴的短片最为人传颂。

这些经改编的短片在一定程度上与当年的摇滚歌曲一样,拥有吸引青少年的特质,因此可以推测,709与反越战的构成主体主要是青少年。如此一来,当年尼克松所询唤的,与纳吉如今所询唤的“沉默的大多数”,便是那些经历过风雨稍微年长,如今趋于时局平稳的中间选民。“沉默的大多数”,这一政治语言立刻将锋芒外露、激进的青少年形象与老成持重的沉默者形象巧妙地推向两个极端,但安妮婆婆(Aunty Bersih)的横空出世却打乱了语汇的分化作用。

这位年过花甲的妇女,手握一只白菊花,全身被水淋湿,眼睛被催泪弹熏得无法睁开,凭一张以镇暴部队为背景的相片一夜间在网络上窜红。安妮婆婆是一名退休教师(前公务员),709当天只身搭乘巴士进入吉隆坡市区,始终坚持穿着黄色衣服,并顺利避开几次警方的拦堵。她的照片与故事即刻浪漫化成为传奇,感动了网络世界,少数马来西亚印刷媒体也提及了这名妇女,虽然着墨不多,但也足以勾起读者的兴趣。

在真实与浪漫想象的相互作用下,安妮婆婆的年龄、特殊身份以及事绩,打乱了喧嚣者与“沉默的大多数”之间的二元对立。709大集会所呈现的并不只是急躁的青少年反叛特质,当中还夹杂了安妮婆婆式对理想的追求与坚持。或许2007年的净选盟第一次运动及兴权会示威当中隐含着某程度的民粹偏向,但这次709似乎更加有条不紊(身处吉隆坡的伯父说,没有人搞破坏,没有人把垃圾桶搬到马路中间,还有人自备垃圾袋收集垃圾,足可说明其中的自律)。对比起国阵阵营就镇暴部队向同善医院发射水炮一事所呈现出来的前言不搭后语,人们似乎可以很轻易看到双边意志抗争的天平偏差,最终国阵政府不得不放下身段对部分诉求予以回应。这或许便是709余威更甚的原因之一。

我试着揣摩我伯父的反应,回到这个语汇的基本义,“沉默的大多数”原指埋葬在坟墓里的死人,那么,无论身在何处,与其成为被政治力量询唤的死亡的沉默者默默旁观,不如活着凭自己的意志判断事件的黑白,最后透过选票完成民主政治的进程。其实沉默者,并不沉默。


(载2011年7月31日《早报星期天》)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