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 September 2011

撒娇

母子堕湖双尸命案、奥岛船难还有毛广岛炼油厂大火,一宗一宗大案接踵而来,没有给人一点喘息的机会。尽与水有关,席卷而来,小生卧在其中,被包裹成海苔寿司,仿佛蜡笔小新的情节,好想翻来滚去,却找不到撒娇的对象,所以口疮越发不可收拾了。

充满挫折感,这几天翻开报纸就知道输了,彻底的,没有一点余地。

小生工作之余不忘要偷懒去见一见老朋友,说真的,没有人约的时候,天下太平,一天写不上一篇稿,一旦人家约了,奇案冤案惨案纷沓而至,小生拍案都来不及就奔去采访了,赶到却又总是慢人家一个鼻头,受访者早就厌烦了,叫小生明天自己翻报纸看。

那天老朋友生日小生真的忘了,还不知所以地去了聚会,才知道的,因为有蛋糕蜡烛还有歌唱。也不管了,大家举杯欢笑,咯咯咯咯,是醉意涌心头,也是友谊的饱嗝,炸猪排参杂淡淡的酒气,回家一埋脑袋就睡了,死死的。

躺在新居那女皇号大床上,怎么滚都滚不出个所以然,真不该把床设计得这么大。

总不敢说自己工作很辛苦,比小生累他妈的一千倍的大有人在,只期待可以跟谁撒撒娇,就像现在跟部落格撒娇一样,没有半点回应,却仪式性地感到某种满足。人就是这样才会越来越贱。


18 September 2011

【小生之言5】我们都是恐怖分子

911对于当年看着电视屏幕中客机撞入大厦的年幼的我来说,毫无意义,仿佛电影。

十年后我在这哀伤的纪念日里,不经意观赏了两部关于911的纪录片,才赫然发现当年那个画面依旧如此深刻,以至在我们的生活中潜移默化起来,几乎随时抽取备用。从影视文学到现实中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机场保安,无不与这场灾难有关,甚至国际局势、世界金融,都不免要以911作为转折点。911正以蝴蝶效应的方式继续存在。

在我就读初中的时候,有一套电脑游戏,几乎是陪伴着我们这一代(男)人成长的——《反恐精英(Counter Strike)》。这个中文译名,恰如其分地宣示了这个时代的口号,以攻坚、防守、杀戮、毁灭,直接转喻现实生活中对恐怖分子的各种想像。

游戏是两个队伍间的互相厮杀,直到对方全灭,绝对二元对立的虚拟想望。它之所以能够风靡全球,至今玩家不减,其他第一人射击游戏,无不以《反恐精英》马首是瞻,其中道理,绝对不仅仅是好玩而已,更是一种时代的记忆。

反恐已成为一种文化生活,生活其中的我们,也渐渐被二元对立的话语影响,尤其在人种歧视上变本加厉,仿佛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

当然,这种时代的记忆,更属于后911世代,属于那些普遍自视为受害者的(自以为)文明的社会个人和集体。我观看的那两部纪录片,一部重现当年曼哈顿所拍摄的画面,一部播放了几位受害者临终前拨电回家的电话录音,一内一外重塑了911的情景。

胆颤心惊、末日情结、难过、沉重、泪眼盈眶……这些都是观赏时的直接感受,仿佛911是一起惨绝人寰没有因果的,由变态行为直接导致的悲剧。人们的历史感因为911而变成零碎的片段,生活话语里只存在后911,而前911便这样悄然消失了。

反恐战争经常使我想起儿时爱看的一部日本动漫。《新机动战记钢弹W》是《钢弹》系列中的一大经典,故事讲述宇宙殖民地人民反抗地球统一政府的武力压迫,以终极武器钢弹进行反击。

故事中有一位莉莉娜公主,是一个没落贵族的遗孤,她主张完全和平主义,贯彻没有武器的真正和平世界。这是一个完全理想化的乌托邦诉求。故事以莉莉娜始终在钢弹的守护下引发更多冲突与战争的情节高潮,来反讽乌托邦的不可行,正如某人说过的,乌托邦的作品,其实都是反乌托邦的。

在故事开始的时候,钢弹的出现被定义为恐怖袭击(他们一出现便能瞬间消灭所有敌人),但我们通过几位主角的情节演进,越发觉得袭击和杀戮有其合理性,我们开始同情钢弹,他们便从恐怖分子转化成变革者,这也是《钢弹》系列中不断重复回旋的主题。

我们不妨由此出发,正如历史中许多名词的使用,“起义”与“叛乱”,完全取决于使用者所在的角度,再通过叙事的力量,将名词贯彻到它的所有引申意义之中。比较具争议性的事件如晚清时期的义和团,对当时的中国而言,义和团虽然迷信落后,但它不乏爱国意识。但在诸多西方学者眼中,义和团事件是一场暴动,是种族仇杀。也有政治学研究者,分析清廷放纵义和团的政治选择,是满清不谙国际政治的结果。

各种结论皆出自不同立场,由此我相信“恐怖”与“反恐”之间,肯定存在更多面相,等待发掘,而绝非单一片面的“邪恶”与“正义”。

两个月前挪威发生惊人的炸弹袭击与屠杀事件,32岁的挪威人布雷维克起草了《2083——一份欧洲的独立宣言》,他扮成警察,于7月22日手持冲锋枪进入于特岛,开枪射杀在岛上参加工党主办的青年夏令营的营员,造成严重死伤。

布雷维克的横空出世,改变了人们对恐怖分子的既定印象:原来恐怖分子不仅仅是穆斯林、中东人,也可以是欧洲人、是白人,进而打破宗教、人种偏执的迷思。原来白人内部也可以因为“政治”而变得恐怖。

台湾已故导演杨德昌1986年的作品《恐怖分子》,谶言般诉说了一个人人都可能成为恐怖分子的故事。这部片子描写的更多是城市生活的压抑导致人们有意无意的相互伤害,每个人都成为潜在的“恐怖分子”,或许在此举例并无直接关系,但杨德昌描述的这一批极渺小的恐怖分子,让我们知道,恐怖分子也绝对不是单一形态存在的,也是充满矛盾与张力的,正如一部电影可以凝塑的立体形象。

载2011年9月18日《早报星期天》

12 September 2011

Fyc情结

小生送青瑞到宽中去当合唱团的级考评审时,问副团长小生可以进去吗,没想到副团长就拿了一张歌谱请小生就座一起当了评审。另一位是胡老师。

第一次,就这样糊里糊涂的,倒也别是一番滋味。

大学的时候,小生自恃唱了几年室内合唱团,老是期待宽中的学弟妹找自己去当什么什么比赛的评审,直把那当回事。

有一次,仿佛很接近了。当时还穿着学生服,头发不及下巴的慧洳捎来简讯,问了,结果好像是向小生打听该请谁当评审什么的。那简直就撕裂,却正儿八经地回了封简讯,好像还附上了名单和电话号码。事情就总是这样。

原来当评审挺难,笔杆可以杀人就是这个意思。小生几乎写了重复的评语,毕竟所能观察的就那么局限,最后索性把所有评语分开了写,一组给一点,仿佛就很到位了。考试歌曲是布拉姆斯的《摇篮曲》,许地山译的,小生问,学弟妹不少人点点头说出答案,果然许地山还是些许人物,是初中课文选入的作家,学弟妹们还是恍恍惚惚地认识了。

我们老是唱,小宝宝,快睡觉,许地山却译的,快睡觉,小宝贝。果然调过来就更像母亲哄孩子睡觉,名字是后缀的轻声呼唤。如果先唤声小宝宝,小宝宝听了知道是在叫他,肯定更精神了。果然还是文学家。

可能是紧张的关系,考试的学弟妹们音色很绷,高音都爬不上去,不像是在哄孩子,一脸的僵。这种状况或许以前小生也体验过,太熟悉。在合唱团三年,年年都得级考,级考就是要评全年的分数,更重要是为合唱团挑选理事层,俨如科举,乐理、团史、视唱、听写、合唱……什么都考。当年大家在炎热的午后,困在老旧的课室里做笔试,团员太多,级考委员会的大姐姐大哥哥们不时会捉几个出去考视唱,把时间好好分配。如今学弟妹们坐在冷气音乐室里考试,考完了竟开玩笑地说又饿又冷。小生看见团内的人员凋零,无限唏嘘,毕竟那是陈徽崇老师用一生换来的那么一点点卑微的成果,分享的人却实在太少。太不甘心。

那天不经意拜访了合唱团,不小心当了评审,一下子穿梭时空到那泛黄的年代,当时还不流行刘海,头发不是波浪形地被风吹开,就是用湿发胶固定成刺猬,总之露出亮灿灿的额头,很青春活泼。小生被学姐叫到小房间里,两位考官拿出准备好的五线谱,看了心里发麻,本应该马上视唱出来,结果小生选择就只打拍子好了。嗒嗒嗒,嗒嗒嗒,没几句就吟不下去,好像谱里的豆芽字打结了。最后糊弄糊弄狼狈离开,心里觉得没事,嘴上嘀咕,这出的是什么题。但很好玩,题目都太难太难,结果就变得好玩了,没有那种“差一点就……”的纠结,反正大错小错都是错,那时候在在是这般思想的。

团长语重心长地训斥考生们,说这么容易的题目都不会,学长难过得……怎么放心把团交给你们?一旁的青瑞对小生耳语,怎么我们以前也这个模样,小小的却说话太认真,搞得气氛一塌糊涂。果然,是种传统,小生以前当上了学长也爱这般说话,是正义感还是什么呢?优越感吧。总之就说了那些在当下挺伤人的话,觉得不说就对不起自己,学弟妹没听到绝对不会往好的方向走。这是宽中合唱团耐人寻味的好传统,让人过早的成熟了。小生在那之后却无限地期望坠入荒谬,拒绝认真,上得台面却总是说出那些好听的话,于心很扭曲。

听青瑞这么说,小生便想缓和一下气氛,到前面去演一回小丑。不知怎的,却滔滔不绝说出一长串,休止符都安插得恰到好处,腹稿原是只起了个头。在新加坡,小生绝对办不到。这是小生的乡愁,在不同的环境中总是无法一致地展示自己。仿佛这个人很分裂。或许岛屿是种禁锢的隐喻,小生进入笼中就无法言语,整个的羞涩成了只鸵鸟,飞不出去。

当年考级时放弃乐理,能怎样就怎样,没想到岳宏、升龙几个都一样,男高音部没几个总成绩佳的,小生又莫名其妙地成为了声部部长。主要就是要准备周六大组排练的曲目,钢琴也不会弹也不懂得怎么教人家唱歌。竟就一年过去了。欢送会时,小生建议所有男高音穿粉红色的衣服,那时很流行男生的色调鲜艳。每个毕业生要发表感言,就这样哭哭啼啼一整夜过去了。










5 September 2011

牛油小生与我

昨夜与友促膝夜谈,她说的大意是,小生已经不再是小生了。

我也隐约察觉到,尤其当我再也找不到时机让小生代言的时候,我确信一个玩世不恭的态度已飘忽成为梦想。曾几何时,小生能够嬉笑怒骂,行文中随时穿插一两句粗口,那时真他妈的爽快。而今畏首畏尾,背着太多包袱,却又不晓得里面装着什么。

友说,小生变得忧郁,回到家中都不懂得与人交流,直把头埋进电脑里,爬墙。爬墙已经替代所有运动,成为不可避免的条件反射。研究说这是一种强迫症。这么一个时代,人人都染上各种强迫症,没病的才是疯子,所以我十指灵巧地爬墙。

关于肠胃,总觉得里面藏着一栋核电厂,不时有辐射泄漏出来,医生却如政客,口口声声表示豪无伤害。但我忍不住幻想出种种疾病,想像一个瘫在病床上的小生,那时他会想写什么小说,会期待什么人厮守在那床边。于是,用指压以纾解那种奇异的感觉,并不叫痛,古怪得无法定义,按摩后却昏昏然欲呕吐一场。记忆中,自己从来不曾作呕,即便是小时候喉咙被鱼骨噎着,医生伸指抠打颚中吊钟,都不曾吐一点东西出来,最多只是那参杂各种菜肴的酸液,热辣辣地污染味蕾的快感。

结果小生却获奖了,四个大字出现在星洲头版,电视新闻还配上骇人的我的模样。同事满头雾水,到底小生从何而来。他生于大学生涯的一次玩笑,却似一种恰如其分的信仰,高呼:远离政治,站在高处嘲笑那些肮脏的凡尘俗世。

凡尘总让人陷落,我说。走在那部巨轮中,逆行只能摔倒,接着在滚动的巨轮中不断撞击翻滚,摩擦直到遍体鳞伤。小生说,轮转的昏眩即是乌托邦。

友的关怀包围了小生,我赶紧上前拍一拍他的肩膀,嘱咐他别走,别走太远。




2 September 2011

【小生之言4】邻人

罗敏申路亚非大厦火患当天,我到现场采访。没人知道竟是一起谋杀案,许多租户焦急地等待,警方只管封锁现场,没有透露半点信息。我采访了一名60多岁的大厦清洁工人,她将家里钥匙留在大厦内,由于独居的关系,没办法回去,一个人呆呆望着蓝色的封锁线。与她分开居住的女儿不久后挺着大肚子来到现场陪伴老妇,他们几番问询,只被警员告知不能索取。

当时摄影同事提醒我说,应该可以安排警员护送老人家上去,一方面保护命案现场,一方面确保老人家的安全。我考虑了很久,才上前询问,是否能为老妇和孕妇作出有弹性的安排。没想到警官给我一记当头棒喝:“你和她们是什么关系?”我顿时语塞,气忿忿地说,是我自己爱管闲事,抛下一句“谢谢”扭头便走,到头来什么忙也帮不上。眼看着老妇和女儿最后怏怏而去,我不知道当晚她终将何处归宿。

当然,警官有权怀疑我的动机,但他那句话不得不叫人心痛。究竟,你我之间是何联系?在这一事件中,任谁都没有错,却总令人惋惜,仿佛人情味已被那把火给烧尽了。

岛国国庆典礼我到现场采访,发现许多年纪稍大的受访者都津津乐道于国庆音乐剧中70年代的陈设。他们神采飞扬地诉说着那种睦邻的情怀。我以“传承”为题,让公众发挥,好多人都提到“甘榜精神”一词。他们都不约而同地感受到人与人之间不可逆转的鸿沟。

他们说:组屋单位越密集,人就越疏远。

正当“甘榜精神”成为人人念兹在兹的美好梦想的时候,最反讽的却正如当天在现场的情景:大家坐得如此紧密,挥舞着同一面国旗,但相互没有什么交流,甚至为找不到位子而向带位的工作人员发脾气。

最近掀起话题的咖喱事件,由几个传统因素凑合成一出好戏:新移民、岛国人、文化冲突、政府机构的介入……还有新媒体。有人发起煮咖喱运动,就像几个月前荷兰村的短裤拖鞋日,当然,咖喱事件本身还不至于引发民粹运动,但这些声音不得不叫人深思,到底人与人之间出现了什么问题。

另外,“群起而攻之”的现象其实也值得大家反思,限于篇幅这里就不谈了。

在咖喱事件中,邻里调解机构的介入,就像在咖喱里倒入过多的椰浆,一下子太粘太稠。虽然三方经协调后,煮咖喱的家庭尽可能趁外出时才煮咖喱,好让咖喱不要飘香,仿佛皆大欢喜,却没想到在网络上引起非议。

若以符号表示,非议者始终纠结于调解机构“协助”新移民来“对抗”本地文化的想象之中,但我认为,事件最令人遗憾的应该是,为何双方无法坦诚沟通互相谅解。

无论调停方案如何,我想,清官难断家务事,调解机构虽然帮助了许多人,但人与人之间却间接地减少了交流,以为一切都可以凭第三者来解决,因此更加惰于日常的寒暄以及善意。一旦如此,即便解决了纠纷,到底却是情何以堪。

1935年,丰子恺游历摩登上海大都会后创作了一幅漫画,题为《邻人》,他说:“这铁扇骨每根头上尖锐,好像一把枪。这是预防邻人的逾墙而设的……眼前一片形形色色的都市的光景中,这把铁扇骨最为触目惊心。”仿佛预言了当今这些如枪一样相互提防的心态,相互防备的机制,以及随时可能走火的伤害。

邻里之间,本应互助互爱(真不想提起这老掉牙的词汇),无法办到至少还能自扫门前雪,互不相扰。犹记得当年如切邻里纠纷,不止成为坊间话题,报章电视争先报道,甚至有人引为国耻。两家人互相斗法的过程历历在目,聚光灯、八卦镜、闭路电视、摄像机……这些元素,部分在上两个星期的巴耶利峇弯一条窄小的巷弄中重新演绎了一番。不幸的是,纠纷最终导致肢体冲突,其中一方竟在争吵结束后气血攻心突然暴毙。

这是极其不幸的极端例子。

今年5月全国大选开票的那个凌晨,我负责波东巴西的采访工作,与居民们一起聚集在咖啡店里等待选举成绩。他们当中许多人也提到了“甘榜精神”,说波东巴西虽然有些设备老旧,但人情味十足,是个适合居住的好地方。当时我心中充满感动,后来成绩揭晓,詹嫂守土微差落选,《我报》写了一篇关于波东巴西情怀的专题报道,阅读后更是感触良多。

大选后岛国陷入火车怀旧漩涡,一波又一波的人儿,为寻觅“甘榜”而踏上即将拆除的轨道,乍看是多么浪漫的风情,但这些哒哒远去的脚步声,却仿佛意味着,“甘榜精神”只能缅怀,而没能延用在生活上。

(载2011年8月28日《早报星期天》)